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李光地故居

(2015-07-08 14:15:31)
标签:

房产

李光地

李光地故居

夫人

湖头街

分类: 古街名居

李光地故居

李光地的故居在素有“小泉州”美誉的历史文化名镇——湖头镇,这里有着100多处明清式古建筑,其中以李光地新、旧衙最为典型。“新衙”又名相府,位于湖头街中部路边,为五进大平屋,双护厝。但其建筑比起“旧衙”可气派多了,有东西巷道,四周绕围墙,呈长方形,建筑面积为3120平方米,东巷北端入口处还建接官亭和报房。大门题写一联“相门知理学,府第传乾坤”,生动地再现了李光地一生的功业。走进里边,庭院幽深,悬挂着康熙御书的《夙志澄清》、《夹辅高风》等匾额,古风遗韵十足。府第中也住着许多人家,出入的边门很多。

相传“新衙”为李光地夫人所建,民间也流传着一个故事。相传李光地的夫人住进旧衙后,常想房子虽好,却非自家所建,便发愿要自建房屋。可是李光地一生勤慎俭朴,虽位列名臣,余财却不多。李夫人便来到京城,把李光地让家仆出巡时省下的7000两银子偷偷嘱人带回,盖起了新衙。李光地发现后,便让库官启奏圣上,请皇上加罪,康熙得知真情,便降旨免查。后来李光地告假回乡,轿夫将他抬到新衙,正想发火,夫人早搬来救兵——李光地的母亲。李光地是个孝子,只好作罢,但令轿夫将自己抬回旧衙;以后李光地数次回乡,都未在新衙住宿。“新衙”堂皇典雅又肃穆大方,既体现了与中国封建社会自然经济相适应的封闭式主次尊卑的尚礼气氛,又使人感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新衙的红砖建筑、墙画的红砖拼贴和镶嵌等建筑风格与欧洲起源于古罗马的红砖建筑和阿拉伯建筑装饰处理十分相似,这种典型的泉州传统官厝,俨然是一座饱含历史文化的古民居博物馆。

“旧衙”位于湖头街北边,整座建筑形似殿宇,简朴大方。它纵深五进,两边护厝,斗拱、梁架、门窗上面雕有飞禽、走兽、花木、鱼虫、山水、人物等各种图案,正厅及廊宝墙上嵌有数十块大理石,镌刻着康熙皇帝手迹书赐李光地书文,书法刚劲有力。厅堂悬挂着“谟明弼谐”等牌匾近10块,映射出古厝不平凡的历史。

“旧衙”叫昌佑堂,现在还住着几户人家,他们便是李光地族亲的后裔。一位老人告诉我们,旧衙原非李光地所建。相传,李光地曾设计帮助拉哈达解了泉州之围,拉哈达十分感激,想以房相赠,又怕李光地不接受,就想出了一条妙计。一次,拉哈达进京述职,告诉李光地说,他打算不回满洲老家,要在湖头盖座房子,以便二人日后相伴。李光地听了自然欢迎,亲自为拉哈达延请工匠,参照闽南古建筑风格盖了一座富丽堂皇的大屋子。新居落成后,拉哈达的夫人托光地夫人暂时保管。几年后,拉哈达夫妇没回湖头,而来信说,在南方生活怕水土不服,打算回老家颐养天年,李大人于他有恩,请收下房子。李光地接信后,恍然大悟,只好笑纳,后依据此事撰写了一副对联贴在大门上:“绮罗日暖将军府,弦管春深宰相家。”这将军指的就是拉哈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张瑞图故居
后一篇:歙县烟村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