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瑞图故居

(2015-07-08 14:10:28)
标签:

文化

张瑞图

故居

泉州

老圃

分类: 古街名居

张瑞图故居

作为大书法家,被明朝人誉为书法界“南张北董”的张瑞图,兴许连做梦都没想到他的作品,能在300年后在香港的拍卖会上被卖到三百多万元的高价。

泉州民间,有关张瑞图的故事传说奇多且奇趣。说他的字写得太丑,直至能“惊死鬼神”。因他的字在传统笔法的基础上,有所变化、有所创新,不拘于传统格局与写法,因而又有说法,说他的字能“惊动鬼神”!最典型的实例是,泉州慈善公所花桥亭曾悬挂他的题镌匾额“真人所居”,后来有两次火灾,整个花桥亭烧得面目全非,就只有张瑞图题字的那匾额丝毫未损。因此,民间传闻,张瑞图是水德星君转世,他的字能祛邪避火,镇压鬼神。

其实,在有明一代后期,民间就把他的字与邢侗、米万钟、董其昌合称明代四大书法家。北有董其昌,南有张瑞图,那是时人的公论。因为张瑞图的字“奇恣如生龙动蛇,无点尘气”,字写到出神入化,龙飞凤舞,气韵生动,那是大家的格局了。有方家评价,说他的书法,直追晋唐,深得颜真卿、王羲之的神髓真传,有魏碑风骨,且能法古辟新,自出机抒,以凌厉奇倔、往复动荡的气势取胜。

作为文人,张瑞图理想的生活图景是,“十亩之宅,五亩之园。有水一池,有竹千竿。勿谓土狭,勿谓地偏。足以容膝,足以息肩。有堂有庭,有桥有船。有书有酒,有歌有弦。有叟在中,白须飘然。识分知足,外无求焉。”明朝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张瑞图曾告假居家闲赋两年,在泉州市区东湖滨购地建室,与同好交游。

真正的张瑞图故居,在晋江青阳下行村。崇祯元年,张瑞图引病乞归故乡后,用皇帝历年来赏赐的银两,将他已“颓塌无四壁”的旧居,翻建成一座颇具规模的宅院。闽南“皇宫起”式翘脊飞檐“燕尾脊”,硬山顶五开间,前后七进,双护厝,座西南朝东北。后人称之为相府,那规模那气派,其实也就闽南富绅家庭营建的规模。若论其夸耀显异处,也就是他在故居大宅东面,又建一座小花园.园中布置有乱石堆砌的假山,四周免不了栽花种草,最风雅处,是不知从哪里弄来一对白鹤。张瑞图又好风雅,时不时的对白鹤抚琴,起悠古之思。在花园一角,他又添筑一座小楼,兴致高时,他曾赋诗一首以记“宠枞双树枝相缪,为傍沾阴架小楼。百尺敢言疏俗客,胡床聊可坐中秋。割将老圃无多地,揽取南溟不尽流。莫怪闲来频徙倚,心安容膝即沧洲。”从诗中读出所建小楼,是因为晋江日炎,西照日厉害,为寻风凉,添建小楼。但小楼建后,小花园又局促仅可容膝,“割将老圃无多地”这老圃说不定是当年他老妈辛勤种菜、贻补家用的菜圃。

年轻时,张瑞图家一贫如洗,为读书求功名,他常到故居附近的白毫庵借取佛龛前的长明灯读书。一边当私塾先生,一边发愤攻书。某次回家,看到与他同甘共苦的妻子喝着稀稀的大麦粥,连配的咸菜都没有,感慨良多,又无可奈何。生于1570年的张瑞图,直到万历三十五年(1607年),38岁才考中进士,以廷试第三名(探花)的身份,赐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后历官左春坊中允、右谕德、右庶子兼翰林院侍读、詹事府少詹事。天启六年(1626)迁礼部侍郎。七月以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入阁参预朝政。十月,改为户部尚书,进武英殿大学士。崇祯登基后,晋为左柱国兼吏部尚书。但也就在他位极人臣的时候,因艰于周旋阉党魏忠贤,被迫屈从,替魏书写生祠碑,虽有意不具名,但终因原则的坚定性不够,在崇祯清除魏奸“逆案”时,还是被牵连,判三年刑。好在张瑞图早就看出魏的下场,此前即引病告退归家。得知皇帝追究其责,即与他表弟、也是儿女姻亲的朝中重臣林欲楫商量,装疯卖傻,在他家小花埔,以麻糍当狗屎吃,蒙过朝廷特派来追究他的办案人员。后又经过林欲楫从中周旋,才以“纳货赎罪,削职为民”处置,逃过一劫。为报答林欲楫的大恩德,张瑞图在泉州义泉铺排铺街智慧衙边林欲楫祖宅小厝门楣上特书“于门”两字,将林欲楫比喻做汉代善于平冤狱的狱吏“于公”。

张瑞图落职归家后,其夫人王氏与儿子潜夫就居住在泉州城内东湖边的简易居室。他本人即与如夫人贺氏居住晋江青阳下行故里,过着恬淡自适的生活。或悠游林泉,纵情山水,或抚琴吟诗,或秉笔书画,或到寺院与僧道谈禅论道。

诗文翰墨自娱生活,让张瑞图留下诸多传世之作。如他游安海灵源山,有感而赋“仙掌花繁点客袍,禅关遥入紫云高。群峰东凑趋青霭,一室中虚现白毫。地主贤能新栋宇,山人老减旧风骚。淹留三日缘何事,贪听松涛与海涛。”游紫帽山时,张瑞图曾赋诗三首,其三“衣参云雾树悬星,火树遥连塔月明。莫是山民灯代笔,千秋写出宰官清。”

废职归家十余年的老宰相,没了火气没了架子,亲朋好友慕名求字的很多,张瑞图来者有份,“请乞都与不择人,而以充贫交之米盐者居半”。为此,泉州一带留藏着很多他的墨宝,也是文都泉州之幸!更不用说众多寺庙里显见他书法功力的牌匾了。花桥宫有“真人所居”匾、通淮关岳庙有其“充塞天地”匾、承天寺有他的“泉南佛国”匾及“十景诗碑”,安海龙山寺有他的“通身手眼”匾,马甲仙公山有他的“禅鸡冢碑”,蚶江石湖古渡头有他的“再借亭碑”等等。近年,又有他的山水画、观音、罗汉图出世。

日本书坛对张瑞图书法极为推崇,江户时代日本黄檗宗隐元禅师称誉张瑞图书法“气脉一惯,独自风格”,特带张书法东渡日本。日、美、英博物馆均收张书法作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李光地故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