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排污风波从环境危机变成了信任危机?

(2013-02-20 01:01:30)
    2月18日,网传山东潍坊环保部门下发文件通知企业,央视《焦点访谈》栏目要对污水排放问题进行暗访调查,应做好应对。媒体称该通知为相关企业所发,为企业内部下发的通知。当地环保局否认曾下发此通知,称央视确实有来采访,但不是《焦点访谈》。(2月19日《潇湘晨报》)

     最近山东潍坊的环保部门真有些“摊上大事了”的感觉,先是网友微博对企业排污提出质疑,刚宣称“拉网式排查”未发现企业地下排污情况,还信心十足地悬赏线索,紧接着又爆出向企业通风报信的文件。山东企业“地下排污”风波,在公众眼中演绎着一出又一出的“罗生门”。

     尽管环保部门否认曾经下发过类似的通知,但环保局网站上确实曾经发出过一条《潍坊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对网民爆料潍坊许多企业将污水注入地下进行全面排查的通知》。其中就特别指出,“通知相关企业做好应对媒体的接待准备。”这句话很有可能就是网上被曝光的文件中“接市环保紧急通知”的源头。

     当然,对于这句话,其实可以有很多种解读,比较善意的理解可以是,这不过是当地应对类似事件的常规做法,没什么大不了的。毕竟污水排放本身就有关舆情,如何应对媒体关注自然应被考虑。可马上又有媒体爆出,潍坊市临朐县的多家铝材厂存在违规地下排污问题。记者实地探访,发现在某厂家内发现疑似挖井排污现象;也有员工承认所供职企业存在不同形式的地下排污问题。

     面对这样的新闻,公众看到的只能是当地环保部门一边喊着悬赏,一边忙着通风报信的吊诡场景。遇事先想着捂显然比污染本身更恶劣,只会让环境污染风波从一场环境危机转变成信任危机。

     公众对于环保部门的不信任并非毫无理由,一旦被证实确实存在地下排污的情况,当地环保部门多少要担上一些监管责任,所以自然会有人认为所谓的拉网排查,不过就是臭名昭著的“自查自纠”的翻版罢了。

     这样的判断或许有些武断,但环保部门要想自证清白恐怕还需要下更多的功夫,比如对于排查的情况缺乏详尽的说明,以至于招来爆料人质疑“潍坊两天内排查715家企业,如此‘神速’,是有问题的、可疑的。”尽管当地马上做出了回应,但这种挤牙膏似的发布已经让政府部门的公信打了折扣。

     更该引起注意的是,这场风波的源头本身就是对于地下水源质量的担忧,而环保部门仅仅通过对企业的排查就迅猛得出了“未发现企业地下排污情况”的结论恐怕也有些匆忙,至少也要对地下水质进行进行抽样检测后才能得出比较稳妥的结论。

     不管这场风波进行的多么热闹,把水搅浑无益于解决问题,环保部门要想获得公众的信任,最终还要回到地下水质这个本源,对地下水源的现状作出详尽的调查,并建立长效的地下水质监控系统,唯此有关部门才能走出当下的信任危机。■刘兴伟评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