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牛公务员”牛在你讲法律他讲“人本”
(2011-02-14 14:40:32)
标签:
杂谈 |
分类: 不墨迹能死 |
“最牛公务员”这个称呼最初有不少戏谑的成分,但随着真相不断被披露,不由得让人感到这事儿确实是越来越牛了。尤其是,当地对于这一事件的反应,居然是让当事人尽快上班,否则将严肃处理。听这话的意思好像是,对于一个“旷工”9年的公务员来讲,惟一的惩罚就是“赶紧上班”。
试想一下,如果这人不是公务员,而是一个普通的员工,能够不被追回9年来的工资所得已属幸运,要是再得到一个“赶紧上班”、而非“赶紧滚蛋”的要求,这简直是打着灯笼都找不到的好事儿。看来,这不是“最牛公务员”,而是“公务员最牛”。
事实上,对于这位“最牛公务员”该如何处理,当地官员是再清楚不过的。当地官员接受采访时就说:“客观看,对江进祥不上班还发工资的行为,不符合法治精神和有关法律的规定;严格讲,在龙岩市人大常委会公告期过后,江进祥还不上班就可以作出辞退处理。”如果单纯地看这句冠冕堂皇的话,实在让人无法想象怎么会出现白领9年工资的怪事。
可凡事就怕个“但是”,当地官员话锋一转———“但是,如果从人本的角度、消除社会矛盾的角度看,可以理解。”这实在是一个匪夷所思的“但是”,使用公共财政为一个不干活的公务员发了9年工资,到底是谁家的“人本”?如果真如他说得如此“人本”“可以理解”,舆论怎会对此大加抨击?该是一片喝彩才对吧!如果公众都难以理解,还谈何“人本”呢?
有网友调侃说,你跟他讲法律的时候他跟你讲“人本”,你跟他讲“人本”的时候他又跟你讲法律。这说法尽管有些极端,但现实中的“以人为本”确实会遭遇双重标准,民众需要“人本”的时候,它不见其踪,一旦要用法律的标准来要求官员,“人本”就会出来充场面、打马虎眼。让人不得不疑惑,这到底是“以人为本”,还是“以官为本”?
当然,这个“以官为本”未必指的是当事人江进祥,也可以是此单位中的其他官员。最近新闻的进展牵扯出了当事人因反映问题遭停职的背景,如此看来,所谓的“消除社会矛盾”,不过是拿着公共财政为个别当地官员的一己私利去“灭火”。
“人本”的这种用法,在这些官员看来或许是“可以理解”的,但在百姓看来绝对是难以接受的。要是普通企业,你尽可以爱怎么“人本”就怎么“人本”,而作为一个需要由公共财政负担开支的政府部门,如果不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严厉的问责,那可真是“不可理解”了。(2月14日《华商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