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天涯朴素
天涯朴素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06
  • 关注人气:85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锤敲过一千年

(2013-07-28 08:40:15)
标签:

情感

文化

分类: 生活见解
小锤敲过一千年
  
  
淡淡的阳光,打在草海湿地的湖面上,只见群鸟聚集,野鸭逐水;人在这里,倒是显得有些多余。同行的朋友四处寻找拍摄的视角,我静静地望着湿地远处的一棵大树,那树上点点白影,飞鸟停息,把尘世的喧嚣都驱散了,剩下的只是宁静与和谐。走近湿地湖边,偶见几尾小鱼游来游去,自在悠闲,浑不知人世之艰难。草海湿地分为北海、中海、南海和东海四块,其水通过小溪沟渠、田畴与漾弓江相连,河渠纵横,木舟往来,颇似江南水乡。
 
我们停车的地方,左边是一个荷花塘。塘很大,放眼望去,满塘的荷花。风过荷举,莲障千重。有道是“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想不到在滇西的鹤庆居然能看到如此之大的荷花塘。荷花在汉初时的《尔雅》里就有记载:“荷,芙蕖,其茎茄,其叶,其本密,其画菡,其实莲,其根藕,其中菂,菂中薏。”以前听过山东微山湖的荷花很美,很艳。而今见到鹤庆的荷花,让人惊喜,让人想起那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古意。
  
看过鹤庆的草海湿地与满塘的荷花,觉得不虚此行。在这里待上片刻,可抵一日之尘梦。自古以来,鹤庆即是“龙潭之乡”。据《鹤庆州志》记载:“相传鹤庆古为泽国,有水害而无水利。至西域圣僧掷念珠穿百八洞,于是水害泄而水利乃兴焉”。来到银都水乡的新华村,不少村民的家里都有泉眼,水极清澈,掬来喝了,隐隐有甜味。另外值得一说的是,此地人家大多数乃是白族,村院里不管贫穷还是富裕,都干干净净,种着树木、花和果子。
  
新华村,原名石寨子。其实我还是喜欢石寨子这个原名,透出乡村特有的野土气息。石寨子之所以有名,在于它的一大特色:手工银器的打造。石寨子的小炉匠自唐代南诏国时期就以加工金银铜等金属手工艺品养家糊口,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世代相传,一直沿袭到今天;故有“小锤敲过一千年”之说。在每家每户的院子里,在临街店铺旁,叮叮当当的金属敲击声总是不绝于耳,年轻的银匠们旁若无人地做着手中的活计,精心打造着一件件银器。在大理杨立新先生的带领下,我们拜访了石寨子的寸大师。
  
寸大师,真名寸发标。白族,出生于云南大理。荣获“云南省民族民间高级美术师”、“大理州农村乡土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他还被授予联合国手工艺大师的称号,是手工银器制作的第一人。坐在寸大师的院子里,喝着寸大师泡的普洱茶,听着寸大师的闲谈,仿佛随着小锤敲过了一千年。那些如烟的往事,在寸大师的讲述中化成现世的传奇。午后的阳光,把院子照的温暖宜人。院子里有棵梨树,满树的雪梨,让人眼馋。
  
石寨子的银器手工艺品的生产方式基本上是一家一个小作坊,一家一个品种,互不重复。制作工匠以家庭成员和亲戚朋友为主,不论男女老少。在制作过程中只用简单的木墩、小手锤、小凿子等工具,凭着打制工匠熟练的技巧、精湛的工艺敲打出一件件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和使用价值的银器品。它的独特之处就是纯手工制作,而不是符合现代工业的流水线生产。这样与时代潮流相悖的行径,恰恰让这里的银器品多了一道艺术的附加值。
 
走在村子里,心境与天气一样晴朗,阳光亦温柔可爱。一座有着历史痕迹的村落,似乎将自然界的野蛮和人类的喧嚣驱逐得很远很远。高墙肃立,瓦屋朴拙;古桥流水,溪道潺潺;花木幽茂,群芳竞秀;小锤声声,银器如雪。绿叶在微笑,薰风在传情,人如草木,人却耐活不过草木。在这样的村子里呆的久了,真有点乐不思蜀。带着一种朝圣而归的心情在余晖里离开了石寨子,远远回首,一个锻造银器的姑娘的悠悠剪影,很美丽地遮住了旅人幽思的目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