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景阳钟,为谁而鸣?

(2012-11-15 20:02:59)
标签:

昆曲

景阳钟变

上昆

黎安

余彬

杂谈

分类: 舞臺
http://s12/mw690/643d7b11gce8767524bab&690

    作为上昆2012年的重头大戏,新编昆曲《景阳钟变》改编自明清传奇本《铁冠图》,特邀周长赋编剧,谢平安执导,黎安、余彬、袁国良等担纲主演。与传统昆曲不同,《景阳钟变》没有寻梦缤纷的谈情说爱,述说的却是明朝灭亡的最后时刻。开场就见皇帝召集诸大臣商议国事,紧张的气氛在传统昆曲中十分鲜见。作为新编历史剧,《景阳钟变》舞美、布景和灯光十分精致,以大段唱腔与大量身段展示了末代皇帝崇祯的内心孤独与无力回天,末了一声“诸臣误我”的悲叹,如杜鹃泣血,令人痛哉、惜哉!

 

    这出昆曲的情感基调是悲剧性的,原作者借崇祯之死寄托了明朝的亡国巨痛。我们通常在历史中都会看到所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但是这种士大夫的精神在明末却看不到。不知道是人们对现实太过绝望,是明代君臣之间的积怨太深,还是对国家瞬间的瓦解崩溃缺乏应有的心理准备 ―― 尤其李自成之后是清兵入关,亡国之速,让他们措手不及。这出戏通过刻画崇祯的内心孤独,客观地展示了这些士大夫在亡国之时的“不在场”。崇祯的死以及他的死法,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极大地刺痛了当时及后来的文人士大夫。这种疼痛是亡国之痛,也是血缘之痛,因为崇祯是我们文化、历史、民族血肉的一部分。这种感受和认识,是新中国成立以后有关崇祯的作品所没有的。

 

    一出戏是好是坏,不在于其是否新编还是旧戏,而在于其艺术质量,更在于创作背后的理念和价值观。熟悉周长赋的观众,不会忘记他创作的《秋风辞》有振聋发聩之音,他的《沧海争流》有大气磅礴之势,但是剧作家的作品不都是具有深刻的人文关怀。表面上看,《景阳钟变》试图善意地提醒当权者,要谨防祸国小人,严惩贪官污吏,保持政治廉洁,否则就会走向崇祯皇帝的不归路。但是,这是一种不彻底的反思,所谓“明君”和“清官”的幻想只是千百年来根深蒂固的民族潜意识,即殃国在臣不在君。这是非常可怕的奴性思想。历史就在推翻昏君、拥戴明君的恶性循环中,喂养着一代又一代善良的愚民。

 

    演员阵容中,不得不说的是黎安。他本是巾冠生,戴上髯口,演起大官生,自有一番潇洒之态。他饰演的崇祯,勤勉上进,宵衣旰食,只为挽将倾之大厦,只为救风雨飘摇之邦国;他多疑多思,用人却疑人,面对满朝奸佞,无能为力;他泣血自问,下《罪己诏》,临终前自称“死不瞑目”却又要“以发覆面”以示愧对黎民苍生。这是一个悲剧人物,黎安将人物内心的细腻精确地诠释了出来,励精图治而不得,梦语“大明无望”时的不安与彷徨,景阳钟响无人应时的愤慨与悲壮,惶惶走向景山时的歧路踉跄,再加上吹髯、甩发、跌步等技巧映衬,都让观众深深沉醉于剧情中,为人物唏嘘,为历史的悲壮唏嘘。

 

第一幕 廷议

明末甲申年初,李自成兵陷山西,直逼明都燕京。景阳钟响,崇祯皇帝召诸大臣议事。大臣惶惶,崇祯皇帝仍信可力挽颓势,他命李国贞将军督师,统领各路兵马退敌,随后又派太监杜勋监军,以防不测。

http://s3/mw690/643d7b11gce875e088a92&690
上图2
http://s6/mw690/643d7b11gce875e489b85&690
上图3
http://s5/orignal/643d7b11gce875e7f78c4&690
上图4
http://s16/mw690/643d7b11gce875eced5ff&690
上图5
http://s2/orignal/643d7b11gce875f0f5fc1&690
上图6
http://s12/mw690/643d7b11gce875f5836eb&690
上图7

 

第二幕 夜披

时大明内外交困,国库空虚,无奈之下,崇祯命勋戚捐私财以助兵饷。国丈周奎富甲百僚,却不肯首倡,周皇后奉命规劝,效果也微。崇祯大为失望和气氛。

http://s8/orignal/643d7b11gce875f996b77&690
上图8
http://s5/orignal/643d7b11gce875fcf31b4&690
上图9
http://s15/orignal/643d7b11gce876009909e&690
上图10
http://s6/orignal/643d7b11gce876040ffe5&690
上图11
http://s1/orignal/643d7b11gce876d532b90&690
上图12
http://s3/orignal/643d7b11gce87607e40f2&690
上图13

 

第三幕 乱箭

李国贞兵马缺饷,加上杜勋制肘,大军溃败,自己战死。

http://s12/orignal/643d7b11gce8760abe51b&690
上图14
http://s7/orignal/643d7b11gce876d38e886&690
上图15
http://s8/original/643d7b11gce8760ebcf07&690
上图16
http://s5/original/643d7b11gce876139f214&690
上图17
http://s11/original/643d7b11gce87615ccc8a&690
上图18
http://s11/original/643d7b11gce8761a52c4a&690
上图19

 

第四幕 撞钟

崇祯闻讯,驾临周府,欲命周奎护太子出逃,周奎竟闭门不纳。李自成已兵围都城,崇祯命敲响景阳钟,召集百官,奈何应者寥寥。

http://s8/mw690/643d7b11gce8761dd2ac7&690
上图20
http://s12/original/643d7b11gce8762224a6b&690
上图21
http://s1/original/643d7b11gce876268c1d0&690
上图22
http://s12/original/643d7b11gce87629cc9fb&690
上图23
http://s12/original/643d7b11gce8762e2d11b&690
上图24
http://s12/orignal/643d7b11gce876c96758b&690
上图25

 

第五幕 分宫

悲恨交加中,崇祯痛下罪己诏,同时率合家哭祭宗庙。然都城很快被攻破,崇祯知大势已去,为避免受辱,送走太子,砍杀公主,周后自刎。一夕间崇祯国丧家亡,由至尊帝王变成孤家寡人。

http://s8/mw690/643d7b11gce8763223767&690
上图26
http://s10/original/643d7b11gce87635c02e9&690
上图27
http://s13/original/643d7b11gce876390924c&690
上图28
http://s6/original/643d7b11gce8763dc6af5&690
上图29
http://s1/original/643d7b11gce876434e930&690
上图30
http://s2/original/643d7b11gce8764670061&690
上图31

 

第六幕 杀监

周奎仓皇出逃。王承恩忠仆护主。

http://s12/orignal/643d7b11gce876d44b36b&690
上图32
http://s4/original/643d7b11gce8764dfc903&690
上图33
http://s8/original/643d7b11gce87651dad17&690
上图34
http://s8/original/643d7b11gce8765622c47&690
上图35
http://s15/original/643d7b11gce87659e4b2e&690
上图36
http://s16/original/643d7b11gce87661d231f&690
上图37

 

第七幕 景山

太监王承恩携酒追上崇祯,这让崇祯既意外又感动,因为许多臣下,包括几乎全部的太监都背叛了他。回顾往昔,他深感愧对泉下皇祖,更愤愤不平:自己励精图治,而大明江山偏偏丧在自己手中!他留下血写的遗书,自己尸可万断,但望李自成不伤百姓;望后人以大明为鉴。景阳钟又响了,只是钟也易主。无可奈何,亡国君王身披白练,一步步向寿皇亭走去。

http://s5/original/643d7b11gce87665324c4&690
上图38
http://s7/original/643d7b11gce8766973826&690
上图39
http://s13/original/643d7b11gce8766d4ec5c&690
上图40
http://s9/original/643d7b11gce87671bca18&690
上图41
http://s5/original/643d7b11gce87679b2e84&690
上图42
http://s10/original/643d7b11gce8767d2f5d9&690
上图43(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匆匆走西塘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