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原创】《三角形内角和》听课反思

(2016-05-13 12:23:46)
分类: 教学反思

《三角形内角和》听课反思

                   吴江区思贤实验小学  沈琦

上周四,有幸听了山湖花园小学孙建平老师的《三角形内角和》一课,整节课以学生“提出猜想验证猜想”为主线,学生通过操作、探索发现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度,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课堂井然有序。

本节课的导入从复习以前学习的三角形知识开始,引出课题:三角形的内角和,教师对“内角”一次进行解释,并指出三角形的内角在哪里,教学细致入微。

新授部分,孙老师主要通过两个操作活动让学生探究三角形的内角和。第一个个操作活动是用测量法,学生通过测量,发现自己手中的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但也有个别学生测量有误差,是178度。孙老师对有误差的学生没有进行深入的误差分析就直接进入第二个操作活动。建议孙老师对误差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可以让有误差的学生对自己的差错有更深入的理解。第二个操作活动是用剪拼法和折拼法探索出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度。但我觉得这两个操作活动可以合并成一个,给学生一定的操作材料,让学生选择合适的材料进行探索。孙老师的两个活动,看上去似乎有条不紊,但在操作前就把学生的思维框定好,学生就没有创新意识了,而且操作要求文字很繁琐,有些学生反而没有掌握操作要求,建议操作要求简明扼要。

练习部分,孙老师设计的练习层层深入,并且每次练习后都有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第二关算出每个三角形中未知角的度数,孙老师注重解题思路的多样性,让学生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学生思维。

如何让操作活动有效进行是我一直在研究的问题。因为我教的是低年级,所以操作活动一旦组织不好课堂就会乱哄哄。有时候操作活动条条框框太多,又抑制学生的思维,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重操作活动,真正让教师在教学中成为组织者引导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