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完美说“不”
(2010-01-19 10:39:39)
标签:
欣毅的故事育儿 |
可能因为是小女孩的缘故吧,欣毅从小就对剪刀表现出浓厚的兴趣。步履蹒跚的她整天拿着一把大剪刀,东剪剪西剪剪,活像一个小裁缝。可令人大跌眼镜的是,直到今日今时一件新衣也没诞生,倒是为家里制造了不少起破坏事件。在劝告她不要损伤衣物的同时,我总是大肆表扬她爱动手的好习惯,有了我的支持,她对剪刀的爱好更是达到如痴如醉的程度。
这不,刚放学回家的她,连水也没来得及喝上口就拿起剪刀干起来了。这一次她央求小姨在纸上给她画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有大熊猫、小狗、小兔子……她先小心翼翼地涂上颜色,然后再用小剪刀剪下来。看得出她很用心,但毕竟年龄太小,难免要剪破。这在我们看来再平常不过的小事,竟惹得她哇哇大哭起来,我们都上前劝慰她:“不要紧,你还小,多剪几次就好了。妈妈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还不知道剪刀长啥样呢?”可她就是不听,非要小姨重画一个,自己重新剪才行。
看到这里,我再也乐不起来了。可能自己平日对孩子要求太高了,不知不觉养成了她追求完美的个性。完美固然好,但如果从小就这样苛刻地要求自己时时完美,处处完美,那孩子一定会失掉许多的快乐。我不禁想起自己上一年级那会,为了得到老师的一朵小红花,做作业时写一行字觉得不好,就撕掉;再不好,再撕掉,就这样反反复复地撕掉了十多页,总而言之,往事不堪回首。
如果放到以前,我一定会先哄好她,然后再画一个,让她重新剪。但转念一想,如果她再剪破了怎么办?难道每次都是以家长妥协而告终?当然不行。为什么现在的孩子动不动就离家出走?动不动就跳楼自杀?《好妈妈胜过一个好老师》给出了最好的答案:对于孩子提出的要求,不管合理不合理,家长都尽量满足,导致了孩子经不起挫折,受不起打击。最好的方法就是对孩子说“不”,而且越早越好,毫无反抗能力的她们顶多以哭两声来向我们示威。但如果等她们大了,翅膀硬了,再说“不”时,她们极端的方式来就随之而来了。
痛定思痛,我严肃地对她说:“欣毅,哭不是解决问题的方法。反正妈妈和小姨是不会再画的。你记住,做任何事情都没有十全十美的,不用要求那么高。你只要尽心尽力地去剪,哪怕剪得不好,那又何妨?只要下次注意就是了,难道大哭大闹一场,剪破的地方就恢复了吗?”
果然不出我所料,欣毅哭着一头扎进卧室。我们像事先商量好了似的,没有人去哄她,继续谈笑风声。五分钟、十分钟、二十分钟之后,挂满泪痕的她自言自语地走出来,又拿起剪刀剪起来,而且边剪边说:“剪破了不要紧,只要慢慢来。”
“不求尽善尽美,但求尽心尽力。”与大家更勉。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