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浅谈文本的解读

(2010-01-15 22:04:47)
标签:

精彩课堂

教育

薛法根老师说过:“教师解读文本有多深,他的学生就能在课堂上走多远。”如何才能引导学生深入地走进文本,与作者亲切对话呢?这就需要教师在深入上下功夫,在浅出上做文章。只有在课下做足功夫,课堂上才能口吐莲花。

以《特殊的葬礼》为例,课文主要写了巴西总统菲格雷特为塞特凯达斯瀑布主持葬礼的事,号召人们保护生态平衡,爱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大部分老师都会把目光定格在课本上,认为只要生字会写,课文会读,重点段会背,只要帮助学生了解塞特凯达斯昔日的雄伟壮观,今日的奄奄一息,找出造成这一恶果的原因就万事OK,这样的课堂好比是一潭死水,激为起半点漪沦。我试图打破这一僵局,于是反复细读文本以及相关的材料,用一双慧眼去发现、去捕捉语言训练点,进行适度地拓展训练,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通过查阅资料,我发现了大瀑布消失不光是因为1、用水毫无节制2、树木乱砍乱伐,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秘密:在塞特凯达斯瀑布上游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伊泰普水电站,水库蓄水直接葬送了塞特凯达斯瀑布年轻的生命,使它生命垂危、奄奄一息,而这正是菲格雷特总统下令修建的。这一资料的及时补充,为下文的“菲格雷特总统用饱含深情的语调,回忆了塞特凯达斯瀑布曾经给巴西和世界人民带来的欢乐和骄傲”做好了铺垫,学生通过换位思考,自然感受到语调里面所饱含的那份后悔、自责、遗憾、痛心,带着这份感情再去读课文,自然更容易入情入境,写演讲辞也就轻松流畅了许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朋友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