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文章 |
征地或拆迁导致严重冲突,已是毫不新鲜,但像辽宁盘锦那样,发生村民被警察当场开枪打死的事件,还是首次。
事件的细节,现在还相当模糊。村民称当时征地人员与王树杰家冲突激烈,警察赶到现场,冲突并未停止,王家与警察冲突,发出枪声。盘锦官方调查认定,警察接110出警,到场后遭泼汽油、追砍,王树杰点燃衣服扑向警察时,受威胁的警察开枪。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对此事连续关注,称事件源于盘锦市兴隆台区有关部门违法强拆,激化矛盾,并转述当地村民愿望,由省里调查。
细节的调查是重要的。这包括警察开枪时发生了什么,此前警方在现场有何作为,警察是否接110到场,也包括强征土地是否经合法程序,征地人员与村民间冲突的情况等等。只有细节呈现出来,这一征地悲剧才能得到确当的处理。
征地拆迁已是大建设的主要物象、大发展的第一视觉表现。征地拆迁中的矛盾和冲突,也成了普遍的现象。从断水断电、生活骚扰、“不明身份人员”出没到大规模的强征强拆,冲突的暴力特征加剧,强拆者在殴打、砍杀、碾压被拆人员,死伤时有所闻;被拆人员在自残自焚、以命相争,死伤也时有所闻。
已经发生过的冲突,还是发生在征地拆迁部门与被拆迁者之间。在那些冲突中,有时也可以看到警察的身影,但多是被认为消极、不作为,对冲突制止不力,放任暴力行为的发生。这一次,终于达到了村民与警察直接冲突并被当场枪击死亡的程度。
不管细节与真相怎样,这一事实本身是标志性的。它不只是在强地拆迁冲突的直接涉事方中增加了一个部门那么简单。公安机关以保证安全、维护秩序而拥有权威,并经常被冲突双方视为制止冲突的希望,而现在,它成了直接的征地拆迁冲突当事方。尽管警察开枪是否正当仍须调查,但我也可以想象,警察当时当刻处在应急反应之下。
但问题也正在于此,王树杰是与强征人员冲突,为何在警察到场后追砍并点汽油扑向警察。是什么导致他将主要矛头从强拆人员转向了警察?这个转向,意味着村民与强征强拆人员之间的冲突,转变成了村民与国家强制力之间的冲突,对利益相关方的不信任转变为对国家法律的不信任。对利益相关方不信任,人们尚有所希望;但对国家法律不信任,人们就连希望都不再有。
现在农村集体土地、农民承包地的征收补偿,己有新规,但违法强征土地的行为仍在继续。就像城市里的房屋拆迁已经变成了征收补偿,拆迁暴力仍是这个社会的家常便饭。按照法规,强制拆除应由法院判决并执行,但事实上,睡梦中的强拆、把人绑走的强拆以及自焚火光中的强拆,仍然有。另外,就算是法院来判决和执行,恐怕不过是将人们的无望从过去的法律不受理拆迁诉讼,升级到法律受理但作出不公正判决而已。
这些年里,强征强拆中的死伤事件发生了不少,但有哪一起事件受到了依法追究?致人死伤后,有些补偿解决了,有的甚至连补偿也不会有;个别的立了案,直接操家伙的混子被判刑,但下达暴力拆除令的人不会有事;个别的县级官员被免了职,但一年两年又会“合乎程度”复出为官。暴力者其乐融融,遭受暴力的人号哭无告。强征强拆成了暴力的安全领域。这就是盘锦强征土地出现警察要动枪去维护现场秩序的背景。
矛盾所向,发人深思。强征强拆从骚扰恐吓驱逐到直接暴力,再到当场动枪,冲突当事方从“不明身份人员”到有关部门再到国家强制机器逐级浮现。征地拆迁冲突从“不明身份人员”出场、企业出场、政府出场到法律出场、国家出场,这是冲突剧烈化水平的提升,也是冲突“正规化”水平的提升,使强征强拆冲突从公民面对社会的问题转向为公民面对政治、法律和国家的问题。
为什么权力会如此深度地嵌入强征强拆?也是值得追问的。这里面固然有权力寻租的空间,使权力者或部门获利,但决定性的方面恐怕在于权力即使从“大局”考虑,也欲罢不能。“土地财政”成为普遍现实,必有地方财政必得依赖土地才得以运转的原因;而权力不受民众的约束,则使之可以整体地与土地使用开发者形成同盟。暴力征地和拆迁,集合了这个社会的诸种紧张关系,权力自身、权力之间、权力与资本、权力与民众、权力与法律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