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拆迁逼你上轨道

(2010-05-26 20:24:52)
标签:

杂谈

分类: 文章

 

  拆迁变搬迁的《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未见进展,而征地拆迁已经到了国务院要发紧急通知的程度。
  新闻报道说,紧急通知禁止“程序不合法、补偿不到位、被拆迁人居住条件未得到保障以及未制订应急预案”的强制拆迁行为。
  紧急通知禁止的,根据《拆迁管理条例》也不被允许。拆迁要程序合法,拆迁应当就拆迁补偿、安置等事项订立协议,都明文载诸《拆迁管理条例》。所以,紧急通知其实再现了“三令五申”的中国故事,证明了违法拆迁已经泛滥和凶猛到非踩急刹车不可的水平。
  然而,以今日的行政效能来看,既然法规在前,违法行政仍能蔚然成风、强制拆迁仍能凶残胜虎,那么紧急通知能否起到作用,实难令人坚信不疑,效果只能拭目以待。

 

  很难统计,在迅速发展的这片大地上,有多少拆迁抗争和拆迁悲剧。哭告与跪求仍是优先选择的“国家主人”甚至都开始举刀相争或举火自焚,这种“兔子急了也咬人”的场景,足以证明征地拆迁的野蛮和不公已经变成一种不可饶恕的罪行。
  然而,拆迁者仍然心无愧疚。成都唐福珍自焚事件后,当时的强拆执行人,一个城管队长迅速复出,坦然表示心里没有歉意,自己是执法行为,而唐福珍是法盲。这种执法心理与权力心理,与其说是自负,不如说是谵妄。

 

  人们感受了被强拆者的愤怒,权力者未曾感知火山的运行。在荷枪实弹的秩序力量和舞刀弄棍的黑恶势力的保驾护航下,强制拆迁都拆成了。发展的车轮滚滚向前,阻挠强拆无异于螳臂挡车。
  螳臂挡车,这个词是多么好啊,它形容了力量的强弱,车轮怎么可以因螳臂阻挡而感到有什么危险呢?这个说法还定义了强拆抗议者不过是螳螂而已,螳螂的死活有什么意义,车轮要向前才是正当的,所以一只螳螂或者无数的螳螂,都死不足惜,坐在车上的人心安理得。而且螳螂伸出臂膀去挡车,就表明了螳螂的不智。这就是为什么权力面对举火自焚护家园的唐福珍的尸骨,可以义正辞严地称之为“一个法盲”。
  当然,更多的人并没有成为唐福珍,没有成为江苏东海那一对自焚的老年父子(那个父亲都活了90多岁了),没有成为举刀刺死强拆者的辽宁本溪市民张剑,也没有成为河北定州绳油村、江苏邳州运河湾村村民那样的征地冤魂。他们只是无奈地接受车轮的碾压,螳螂们知趣地求生了;他们只是进行哭诉而且无门。

 

  像是一个有意配合的例证,就在报道国务院紧急通知的同一天,媒体有河北邯郸广平县10天拆迁1000多户的盛大举动。然而,这大概只是一个巧合,今天的中国,要找到拆迁壮举,真的不费吹灰之力,县城以上,例子唾手而得,报道不报道,选择的困难不在于事情不典型,而在于哪里都似曾相识,记者、编者和读者都渐近看多不怪,眼睛已经疲劳。
  强调“邯郸广平县”是必要的,这不只是便于地域定位,而且有利于指明因由。广平提出“一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一纸通知乃至一纸通知都不送达,千户人家顿失居所,“自愿拆迁”。此举是邯郸市下达拆迁指标,由广平县攻坚而超额完成。强拆风暴既是从上到下,被拆者告诉无门就完全可以理解。
  这个国家扶贫重点县说了,“广平经济比较发达,现在有这个能力搞这些东西”。很多人会认为一年财政收入才1.3亿不该放此大话,但政府可能认为财政收入低正是没有早拆的恶果。“大拆促大建”,拆是发展的总开关。你看千户流离是一日变生的惨剧,他看千家要房是一夜制造的需求,拆就是需求的强制升级。这样就能人人为GDP作贡献了,你会筹钱买房的。补偿当然不能足够,你说“一夜返贫”,政府说“逼你发展”,你得动脑筋致富。

 

  灾害有利发展,因为打碎窗子、摧毁房屋可制造需求,合乎“破窗理论”。无灾害怎么办,那就制造灾害,“大拆促大建”,号哭正是发展家耳中动听的歌声。这是人性的沦丧,但确实加快了资本流转,人们在失去立锥之地,但财富迅速集中,发展车轮得以滚动。你穷愁不已,你负债重重,但你确实被绑上了“快速发展轨道”。
  拆迁征地之所以凶猛无比、无人可挡,根子在于这个时代没有人不愿听“快速发展”的雄壮旋律。它如革命进行曲那般激越,行动也如革命般不讲温良。在资本运作的发展革命里,有房变无房实在是平常人能够作出的最大贡献。这就是为什么征地拆迁势不可挡。人们被违法剥夺了居所和土地,但发展开始加速,现在这正成为权力合法性的证明。当高楼耸起,权力会对着被剥夺者说:“看,这就是成就,伟大的证明”,很多人真的由此欢欣不已。

                                        2010-5-25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