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政府大门为谁开

(2010-02-07 22:54:12)
标签:

杂谈

分类: 文章

 

  前一天读到“农妇进县政府被踢出”的新闻,第二天就读到两名保安被辞退的处理。重庆开县的决定,作得真是神速啊,然而处理的只是两个倒霉蛋。
  这两个被辞退的保安,严格意义上讲,与那名上访的农妇一样,处在社会的底层。他们站在县政府的门口,处境比那名上访农妇要好得多,但并非掌握公共权力的人员,只是看守县政府的大院而已。
  在出入县政府的官员眼中,这两名保安只是一个“下人”;在想要进县政府的普通人眼中,他们才是县政府的组成部分。我无法推断他们对上访农妇是否冷漠,但我想,他们其实并没有不冷漠的条件。他们被要求不得放入“闲杂人等”,否则他们会被辞退,管理是很严格的。这一次,他们没有放进“闲杂人等”,仍然被辞退。
  一个农妇走到了县政府门口,无论如何他们就有了被辞退的危险。从处理他们的报道看,那个农妇先前已经进入了县政府,然后才被两名保安“扶出”。也许,农妇已经进入县政府了,这就是他们已经失职,所以辞退是必需的。然而,辞退更加必要的理由是,农妇被踢出的照片流入网络,上了报纸。
  辞退原因是这样说的,两名保安“冷漠对待上访人员,严重损坏开县政府公众形象”。开县政府公众形象,为什么是两名保安严重损坏的,而不是接待农妇上访的部门、导致农妇多次上访的所有相关单位呢?固然,这两名保安可能是冷漠的,但即使如此,他们也可能是是“奉命冷漠”,一个保安怎么去热情对待上访人员?他们无权决定那名农妇是否该被放进政府大门,他们必须执行保安规定。
  农妇欲进政府被踢出,从“不存在这种情况”,到两名保安被辞退,事先有谁能够想到,事件的调查核实会导致如此结果?但两名保安又确实是“直接责任人”。一个农妇出现在县政府门口,她要反映的问题是否能够得到解决,这是一个问题;而她能不能进入县政府,这本身也成了一个问题。两个“直接责任人”,倒在后一个问题上。
  农妇是被迫上访的,没有人把上访作为一种乐趣去主动追求。两名保安也是被迫执行不得放入“闲杂人员”的命令,又因执行这一命令而离开岗位的。这就是说,那些被决定的人,永远处在被决定的位置,被迫这样,被迫那样。而那些能够决定他人命运的人,则永远安全,他们可以不解决问题,也不会被定性为“严重损害政府的公众形象”。
  一个去政府反映问题的县民,就是一个“闲杂人员”。这就是说,政府工作人员或者礼待而入的人士,才不是政府大院的“闲杂人员”,普通民众都属于“闲杂人员”。我不知道,一个人民政府,怎么会产生关于“闲杂人员”的如此定义。政府大院,与政府所服务的民众,是什么关系?
  今天的中国,有越来越多的人出国旅游,有越来越多的公务人员出国考察,这就是说,有越来越多的人知道现代政府与公民之间的日常关系。世界上有很多地方,政府并不大院深深,也不制造与市民的隔离效果,人人得以随便进入。而在我们这里,政务机关与民众之间,恰好需要严格隔离开来。
  开县政府的两名保安,因冷漠对待上访人员而被辞退,实际上是因为政府与民众之间应严加隔离的制度而被辞退。他们成为开县政府应该负责的公务人员的替代牺牲品,成为政府与民众之间隔离规定的受过者。
  这种隔离的规定,源于政府对它所服务的民众深怀忧惧,来自于权力不经民众授予的内在虚弱。为了使内在的虚弱者得到安全感受,需要隔离的强化,各种保安措施和保安设置,在“保证正常秩序”的名义下施行。
  困境中的人不只是社会的挫折者,还包括被征用来保证隔离的人员。政府冷漠,追责保安;官员冷漠,追究门岗,这就是问责的中国模式,权力越强大,安全系数越高,谁黄袍加身,谁就能号令天下而不为天下所控制。
  权力者比国王的条件还要优裕,因为国王尚且要敬事天地父母,而今天的官员都是“实利主义者”,知道天地没有什么必要敬而事之。
                               2010-2-4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