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上海浦东相关部门公布了“不存在所谓的‘倒钩’执法”的调查结果,我看了,更加不明白为什么“不存在所谓的‘倒钩’执法”。
执法部门公开的事情经过为,10月14日晚,交通执法会同交警按勤务计划在辖区内一地点设卡检查过住车辆,打击非法营运“黑车”行动。约8时,检查到了孙中界驾驶的金杯客车,车上有乘客一名。询问乘客,乘客承认是扬招上车且谈妥车费10元,再询问驾驶员孙中界该车有无营运征,回答没有。因此,执法人员分别将孙中界和乘客带到停在现场的执法车上作进一步调查,当场制作了现场检查笔录、乘客询问笔录,初步认定该驾驶员孙中界涉嫌非法营运,孙中界签了字,并于16日下午接受了执法人的再次询问。
这确实是一个事件经过,而且是事件中可以公开的那一部分经过。但这个经过,何以能够说明执法中“不存在所谓的‘倒钩’执法”?
可以再次重申人们的疑问:那个所谓的乘客是什么人?他向孙中界扬招,请求搭车,到底是要做什么,是搭车,还是诱使孙中界将车开到执法点?他要到执法点那儿去做什么,是有什么个人事务,还是配合执法部门的查车行动?他是否知道当晚的执法行动,知道执法部门的“勤务计划”?
孙中界是否有非法营运行为,是一个实质性问题;执法部门是否“倒钩”执法,是一个程序问题。不管孙中界是否有非法营运行为,如果存在“倒钩”执法,则所获证据失去效力。有太多疑点,指向“倒钩”执法的存在,而浦东相关部门公布的是一个要证明孙中界确已非法营运的事件经过,对众所关注的“倒钩”执法问题毫无解释。
一个司机在路上被人扬招,而这个扬招人要求司机将车开到一个位置,并放了10元钱在车上,他要去的那个位置,正好就是查处这种行为的执法点,为了方便查处行动,这名乘客还以熟练工般的操作抽掉了车钥匙,并且为执法人员作证。也许,这名乘客还预先对整个搭车过程录了音。人们说,这就是“倒钩”。
相关部门进行了调查,却无一字解释上述被怀疑为“倒钩”执法的行为,拿出的只是一个事件经过。这个相关部门,到底是去调查“倒钩”执法是否存在,还是去调查“非法营运”是否存在呢?从公布的情况看,他们是去证实孙中界“从事非法营运”,而不是去调查执法部门是否安放“倒钩”。
相关部门只用“不存在所谓的‘倒钩’执法问题”这句话来回答疑问,但并不回答那些“倒钩”悬疑。接着他们就说,孙中界确实进行了非法营运。其实,在“倒钩”未能说清之前,孙中界是否进行了非法营运根本都没有必要讨论,因为这是一个无意义的问题。
_sina_#8221_word__灰“倒钩执法”的是浦东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下面的一个执法大队,调查者是浦东新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这样的调查,能够有怎样的公信力?
在调查者公布的那个经过中,神秘的乘客称扬招上车并谈妥车费10元,执法人员就问孙中界有无营运证。这是怎样的“执法艺术”?他们都没兴趣核实乘客所说的是否真实,而是直接问孙中界有无营运证。可以知道他们并不乐于弄清事实,而是乐于处理“非法营运”。他们有一个预定的结论,那就是拦停的车主“从事非法营运”,执法不过是为这个结论寻找证据而已,“罗织经”可以派上用场。
执法者有很方便的标准:乘客扬招上车并谈价,然后驶至目的地,就可以算“非法营运行为”;而发生一次非法营运行为,就可以定性为“从事非法营运”。就这样,以执法点为目的地的乘客,就能够给执法者不断送去“从事非法营运”的人。
神秘的“倒钩”,未因调查而得解,而调查给“倒钩”事件增添了新的荒唐。政府的滑稽指数没有止跌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