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久耕倒在自己的嘴下                <span style="posit

(2009-10-14 22:15:00)
标签:

杂谈

 

  南京江宁区原房产局局长周久耕被一审判处11年徒刑。这个消息使周久耕再度成为议论的一时之选。
  一个处级官员,受贿100余万元,无论从官职、从违法金额,周久耕不足以得此“荣幸”。作为一个腐败案件,周久耕案件实在过于普通。
  周久耕因“查处低价销售楼盘”而触犯众意。仅仅10个月时间,楼价现在已经再度高涨。有很多只救市之手,力量之大远非“查处低价售楼”的周氏言论可以比及,但不像周氏言论那样高调逆拗众意。周氏言论不过留下一个显得愚蠢的旧影。
  2008年12月10日,周久耕誓言“查处低价售楼”,这成了他人生的拐点。6天以后,他被人亮出抽天价烟、戴奢华表的照片;18天后,他因发言不当和公款消费高档案被免职;两个月后,他被立案调查。直至2009年10月10日,被一审判刑11年,这一天,正是他发表“查处低价售楼”言论的10个月纪念日。
  对很多人来说,名噪一时的周久耕已随着职务被免而成为过眼烟云。一个忤逆民意的官员,尾巴被一张照片抓住,丢官去职,也差不多“平息民愤”了。随后,对周久耕的立案调查,甚至曾被认为是一个缓驰之术。但实际的情况,却是周久耕被查出了一百多万元的受贿金额,这些已被追缴,另有120万元人民币被没收(为什么被没收,未见新闻细述)。
  如果没有去年12月10日后发生的一切,周久耕甚至可以因为那一番言论而被列为“个性官员”,不过是缺乏与民意相谐的政治智慧而已。不过,今日中国,官员只要能够说点与众不同的话便算“个性”,倒也不在乎是不是逆忤民意。
  不过,周久耕被一张抽烟的照片出卖了。我认为,官员公然而行的奢侈消费,抽天价烟、戴奢华表等与其收入不相符合的行为,可以被视为一种“自我举报”,反腐机构哪怕“无举报不办案”,也完全可以据之而调查。然而,事实上像周久耕这样的公开行为,倘非被公众单拎出来,就连个“诫勉”都不会得到。人们已经习惯了“日常腐败”的大摇大摆。所以,周久耕在法庭上讲自己被查是“事出网络”。
  是周久耕太不经查呢,还是办案人员太仔细呢?因为我们无法知道立案查处的过程,所以也无法判断。不过,从抽烟戴表的事情查下去,周久耕就被判了不短的刑期,这可能基本上符合相当多的人们的社会观感,官员大多不存在有无腐败的问题,只存在是否认真去查处的问题。
  如果没有“事出网络”,那么周久耕大概还在当他的局长。抽烟戴表之类的事情,并不是都会被作为查处的线索的。生活状态与收入是否相符,似乎只用于判断该不该享受低保待遇,而从来不会用于判断官员廉洁不廉洁。周久耕案件的警示意义之一,可能是使官员收敛一下公开场合的行头,毕竟万一被人弄上了网络,从而牵动了查处,就容易从“没有问题”变成“有大问题”。
  不过,周久耕案件更大的警示意义,可能还是“祸从口出”。很多事情,是做得说不得的。民意并非不可以在行动中逆忤,但不可以在口里来逆忤。可以说,官腔是必要的,它是坚固的盾甲,它能显示出一种无差别的统一感,使无所作为、胡作非为、勇于作为等等一切行为都得到保护,也可以保护“随大流”的利益侵占,不至于因为官腔的打破而被提起调查。周久耕是因为触犯众怒,别的人也可能会是触犯上怒。如果权力自肥已相当普遍,那么缩在官腔后面,甚至在所有方面都穿上“无差别化”的铠甲,就尤其重要。
  与其说周久耕倒在负责的调查或者倒在网络民意上,不如说倒在他自己的口里。喝过肥水的人太多,所以这已很难说是倒不倒的依据,重要的是查不查。查不查,又根据什么呢?反正,大家都把“日常腐败”摆在眼面上,只有周久耕被一张抽烟的照片提了出来。

                                       2009-10-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