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诺贝尔奖委员会把和平奖授予了奥巴马,争议大起。有报道说,网络上不赞成的占到了8成,Twitter用户中近7成表示反对。不过,各国官方回应还是以祝贺为多。不管争议有多大,谜底揭晓可以让人暂时地安心了,仰望的、担心的,都可以再待来年。
在所有诺贝尔奖项中,和平奖比文学奖更加容易陷入是非之争。文学奖被认为“预设立场”,毕竟写作作为一种个人权利无人可以否认,而“文无第一”,也足以使得奖者是不是写得最好变成一个无意义的问题。和平奖“预设立场”,就不是被认为的问题,而是确凿无疑,因为和平本身就是一种价值。
世界上没有人反对和平,但怎样才算是致力于和平、有益于和平,经常有不同看法。非暴力反抗,你说是贡献于和平,他说是颠覆破坏;这就像推翻暴政,你说是革命,他说是谋反一般。铸剑为犁,够不容易了吧,也未必就无所争议。以色列人拉宾、佩雷斯和巴勒斯坦人阿拉法特分享1994年诺贝尔和平奖,在诺贝尔委员会内部,就有委员因反对阿拉法特获奖而愤然去职;在巴勒斯坦,强硬力量在阿拉法特获奖后逐渐抬头;在以色列,拉宾被狂热分子刺杀。
我并不赞同价值相对主义。在和平与暴力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分野。和平既是一种良好的状态,也是一种美好的价值,它并不意味着人应当放弃自己的信仰和权利,而是鼓励人们用和平的方式去坚持自己的信念,实现自己的权利。暴力,仅仅用于制止一个先在的暴力,并且保持适宜的程度,才是道德上允许的,即便如此,道德上的允许仍然带有无可奈何的属性,因为暴力总归是人道的挫折。
不过,我不能不看到,上面这些想法未必符合别人的想法。工具理性是有标尺的,价值理性则未必有共同的标尺,你无法征服另一个大脑,只能尽可能说服。极端状态下,甚至说服也不可能,所以极恶往往只好被强制翦除,例如纳粹主义的价值坐标中犹太人的生命无意义,这不是可以说服的。价值还不只是局限于理性的范畴,这一点已有太多的后现代思想家在反思启蒙的过程中夸张或者严肃地讨论过,人的情感、瞬间反应、即时生活、或然性、非理性等等,并非只有被排斥的命运。
_sina_#8220_word__掳吐砘窈推浇钡恼椋饕皇羌壑挡忝妫谟谛卸矫妗U庖馕蹲湃嗣嵌园掳吐硭髡诺哪切┘壑祷故侨峡傻模皇侵室伤降鬃隽硕嗌伲蛭夤叵档脚当炊钡降资且崩坑谐尚У男形崩て诓恍傅呐Γ故墙崩淌奔淠诘睦砟钚尽U饫锩嬗兄档眯牢康囊幻妫蔷褪俏藓宋涫澜纭⒍曰疤概小⒃谟Χ匀蚱蛭侍庵谐械T鹑巍凑帐澜缍嗍说募壑倒酆涂捶ㄈフ箍饨恍卸鹊龋久挥腥吮硎痉炊浴U馐呛推郊壑荡ズ秃推焦彩独┐蟮囊桓霰硐帧
_sina_#8220_word__掳吐砣肥祷购苣阉底隽耸裁矗虼耍乙簿醯盟慕崩吹梦疵馓菀住2还馍婕暗降闹皇桥当炊钡奈侍狻N侍庥卸啻螅幽憧凑飧鼋庇卸嘀囟ǎ暇鼓遣皇敲裰餮【伲且桓鑫被岬木龆āN被岬娜ǎ馕蹲潘越钡纳、传统等负全责,而世人将有权对颁奖行为作出评定。你可能不赞成颁奖给一个“夸夸其谈的家伙”,但你不会因为这样颁奖,就选择去做一个夸夸其谈的人,所以哪怕奖不得其人也未必就能助长夸夸其谈的风气。
诺贝尔和平奖争议多有,它甚至有时被指为阴谋,有时被贬为儿戏;一次授奖被人争论,有人不过针对是否奖得其所,有人则是要借以否定世界上有公认的价值。这样的情况今后可能还会发生。但这一次,至少无核武世界等理念,即使有人说那很难做到,却没有听到谁说这是“邪恶的论调”,“麻痹世界人民”,“混淆正义拥有与非正义拥有核武器的区别”等等,这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