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周正龙虎照事件,现在唯一可以确认的是,虎照属于伪造。
陕西警方定性为一起普通诈骗案件,周正龙一人所为,无他人参与;陕西省监察厅认定部分公务员不作为、乱作为,将一个弥天大谎推向公众。
虎照“造假过程没有采用特殊手段”,固然可以证明“完全具备一人完成的条件”,但应当也可以说明鉴定虎照应该也不是一件困难的事情,那么陕西省林业厅为何会相信并坚持虎照为真,为何受到公众广泛质疑后迟迟未能进行新的鉴定,为何又要推出新的找虎行动?鉴定很容易对虎照进行证伪,而找虎行动则建基于证实。陕西方面以找虎这种遥遥无期且寄望于万一的行动来就应对虎照质疑,岂不是太奇怪了?
即使相信没有官员与周正龙串通一气欺骗公众,周正龙欺骗了陕西的官员,而官员则转手了一个谎言,也不能不说,在这一事件中陕西相关方面的信用已经破产,他们确认虎照真实,他们宣布虎照可信,他们坚持华南虎已经在镇坪找到。
什么叫骗人,什么叫受骗?
在政治的表演场上,对具体的操办者来说,“发现华南虎”是浓重的业绩;而一个有虎的地方得到的收益更是巨大。因此,“有虎”是成为一个心理上的偏向,“虎照为真”会成为一种不退步的坚持。在虎照受到质疑以后,可能还加入了一个“维护形象”的考虑。一个由权力主导的丑闻,不到连万分之一脱身机会都没有,是不会承认的。
虎照事件是迄今为止互联网抗争性中最重要的案例。在这一事件中,网络民意一直以坚定的反对来回应“虎照为真”的权力意志,也就是说,网络民意以鲜明的否定态度表示了对陕西方面各种说法的不认同。
一个隐匿的现实是,真相的获得已不能通过要求真相来达到,只有对所谓权威说法的坚决否定才可能推动。要求真相则无真相,反向而行才可能获得真相。权力不可理喻,社会诚信已被他们铲除。获得真相的唯一可能性,似乎就是对于权威解释坚决不接受,而事实经常证明,真相不仅只有对“权威解释”的绝不接受才可能得到,而且真相就是对“权威信息”的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