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标准答案

(2005-12-01 06:38:00)
标签:

杂谈

  看过一份试卷,试卷是为评定职称做水平考试用的。后面附着“标答”。标答者,“标准答案”也。

  试卷中有不少填空、改错、选择等题目,虽然这类题目属于“客观题”,其中却有不少很主观的答案。例如有一题是,“西方媒体判断新闻价值的通常标准是”,下面给出四个供选择的答案:接近性、显著性、趣味性、娱乐性。标准答案指出要填“趣味性”。如果谁认为西方媒体判断新闻价值的标准通常是显著性或者接近性,自然不能得分。

  我不知道这标准答案的道理在哪里。西方媒体,按照他们自己的说法,是第四种权力,是社会良心的守护者,公共权力的监督者,按照我时常听到的批判,他们“也是很讲导向的,也是很注重其意识形态的宣传的”,大量的时候“小骂大帮忙”,显示其“虚伪的政治自由与民主”,差不多就是专门的“心战部门”、“和平演变阵地”。总之吧,无论按其“自我标榜”,还是按照我们对其“本质的揭露”,西方媒体都绝非趣味的大本营,既然如此,其新闻价值判断的标准怎么通常会是趣味性呢?

  简述、论述题,大量的问题都要答题者“说说你的看法”,如说说你对互联网络发展的看法,说说你对传播规律与宣传纪律的看法等等。看法呢,我想自然每个人都不免会有一些,然而,标准答案中又列出了“要点”,一二三四五,答出一个要点给几分,都明确得很。一个人的看法再多,如果不中那一二三四五,也就相当于白搭。所谓“说说你的看法”,客气地说,不过是一句客套话,好像要尊重你的想法,不客气地说,则是完全的虚伪,它要的并是你真正有自己的看法,而是你的符合于标准看法的看法。

  确实,我们在生活中会遇到太多的标准答案,这一个问题怎么看,那一个问题怎么想,都有着相当固定的套路的。有时候,你的想法刚好与固定套路合上了拍,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可是,我想谁也不能保证自己任何时候都“恰中肯綮”,那又会怎么样呢?要么你径直说出自己的看法,这可能意味着一定的风险;或者你隐藏了自己的看法,装作好像与标准答案一样,这样你就没有任何风险了,不过,你所说的只是言不由衷的假话。

  有时候,你在“说说自己的想法”时,可能还未能知道“最新标准答案”该怎么说,于是思维陷入了猜度之中。你猜测要你“说说想法”的人有什么想法,通过各种办法试图接近他的心思,尝试用各种态度来回答问题,一面望向那个题目的人,看他对你尝试着的各种话头分别有怎样的表情,当你看到他眉头似乎舒展的时候,你认定这个回答是正确的开始,于是继续说下去。此时,你已经不记得自己本来是怎样想的了,你把自己给丢了。

  在有的时候,“说说你的看法”,可能是一种引蛇出洞,如果“你的看法”太不像话,而又真的在那里“说说”,后果恐怕还会相当严重。我认识的一位先生,在某次“读书班”结业的时候做试卷,说的与“标答”相差太远,乃至被认为语含讥诮,以至于就此被单位开革。看历史书的时候,我知道有很多人因“说说看法”而中了“阳谋”,在每年的高考中都不会缺乏学生写作文因“思想不正确”而不能得分的情况。

  哪怕数学、物理题目,求解的办法都会有好多种,为什么偏是大量考试中的“主观题”,只有一种标准答案?在“主观题”中,标准答案也就是“标准思维”,它规定了哪种想法可以得分,哪种想法不能得分。你不能按自己的想法来想,即使你有再多的想法,也只能把你自己设想成那个出题目的人,按他的意思完成题目。

  社会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类似考场,每日每时地举行着大量考试。生活就是一场考试,你每天面对各种问题,要以语言、动作、表情乃至心情来回答各种提问。这里面同样存在着标准答案。在一个应该开心的时刻,你眉头不展,结果你失了分。在一个应当义愤填膺的时该,你脸上没有写上愤怒二字,结果又失了分。在一个需要肯定成绩的时刻,你主要分析问题;在一个需要“辩证地看”的时候,你犯了“片面错误”;在一个需要“坚决拥护”的时候,你没有鼓掌,都是违背“标准答案”的回答。

 _sina_#8221_word__曜即鸢杆林Γ械拿婵卓梢杂梢徽琶婵桌创怼1曜即鸢甘刮侍獠怀晌侍猓顾伎汲晌恢侄嘤嗟亩鳎棺灾魉嘉涑擅跋眨汛丛毂涑刹煌淖彀退低桓鲆馑嫉牡髅啪喝露饶酥燎Х桨偌频亓匀”曜即鸢赋晌执瞬黄5氖乱担疟曜即鸢咐茨罹闪擞镅缘奈┮还δ堋H司褪钦庋淮罅恐谱鞒晌“肉零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