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黄宾虹寻找海外市场的第一人
(2014-12-24 08:37:21)
标签:
黄宾虹傅雷法币美金古艺 |
1943年11月,“黄宾虹八秩诞辰书画展”成功举办,傅雷以黄宾虹经纪人的身份,在上海推广其书画作品,市场效果极佳。傅雷深谙书画作品的供求关系,一方面,他保证黄宾虹的利益,一方面,他不放过任何机会宣传黄宾虹,使其书画作品成为上海书画市场的热点。
对欧美并不陌生的傅雷,希望更多的外国人喜爱黄宾虹的作品,他对中国传统艺术有信心,他也知道欧美的消费能力,会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黄宾虹的经济收入。
1945年九月,傅雷在手札中详细谈到在美国为黄宾虹办画展的可能性:“······近与友人在沪办一学术文艺半月刊,杂务纷冗,尤少暇晷,惟便逢美国新闻记者及本人为艺术家而被征入伍之军人约观法绘,一致钦佩,已就敝藏中择一二转赠,以广流传,彼等有意:(一)恳求大作(查美金兑率甚高,若以润资易吾公喜爱之古书画,亦大佳事)。(二)设法在美开一画会,为吾翁宣扬海外。此为晚数年夙志,万一实现,足为吾中华民族增光。甚望即日择成中小幅及册页数品航空挂号寄申,此为应旅沪美侨之索,将来润资汇划,当托美国军部或驻平使馆转达,较为妥便。至于画会之品,若有五六十件精品即可,愚见亦宜早日筹备。······”。
傅雷不是书呆子,如果是在今天,傅雷一定是文化产业的执牛耳者。对于黄宾虹书画作品的售价,他提出了海内外不同的“双轨制”。 1945年10月25日,傅雷致函黄宾虹,坦陈己见:“······沪上美友暇时约观,倘彼等有意购藏,画款当以美金计算,并拟由彼径托北京美使馆方面直接送府,不由敝处转划。又吾公画值素不计较,此于发扬文化、宣导绝艺确有绝大贡献,惟一旦售于外侨,亦当顾及画人身份,故鄙见倘沪上外侨收买时,拟暂订三尺者美金三十至五十元(合法币三万至五万),二尺者美金二十至三十元(约合法币二万至三万),四尺者八十至一百元(法币八万至十万);册页每方十元(合一万)。是否有当,敬乞克日示复,以便遵循,毋任盼祷,但遇国人购求时,可照上例酌减,亦顾及实在经济状况也。······”。
傅雷是有执行能力的人,1945年11月,他用外文撰写了黄宾虹的简历,同时拿出两幅画作,托朋友带到美国,推动黄宾虹的域外画展。
这位朋友在美国是如何联系的,这两幅作品是否卖出或带回,不得而知。
傅雷向欧美宣扬黄宾虹的意志是坚强的。在美国办展不果,他又通过不同渠道,向英国绍介黄宾虹。英国作家苏里文到中国访学,计划写一本研究现代中国画家的著作,他托英国驻华使馆文化委员会征集中国画家的作品,傅雷立刻将自己所藏黄宾虹的三幅画作,借给他们拍照。他还把这三幅作品的照片寄给黄宾虹留念。让黄宾虹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黄宾虹,是傅雷“数年夙志”。他不放过任何机会,搭建黄宾虹的世界舞台。1948年7月5日,他又一次向黄宾虹表白:“······最近郭有守君在法国巴黎来信,托庞熏琹兄代定国内名家佳作,以便秋间携往国外展览,宣扬中土绝艺。鄙意吾公若有零简寸片,不论大幅、便面,均希择尤得意之笔赐寄若干,以便转交郭君。窃以为当今艺坛,公为祭酒,非大作不足以代表吾华古艺精髓。·······”。
对黄宾虹,傅雷总是一往情深。“窃以为当今艺坛,公为祭酒,非大作不足以代表吾华古艺精髓”,从中我们找到了傅雷向世界推举黄宾虹的理由。从此我们知道了傅雷是向世界推举黄宾虹的第一人。
彼时,内战胶着,傅雷的文化梦想如树叶一样脆弱,他寻找黄宾虹海外知音的努力自然难以实现。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