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书法家是否需要读书

(2014-06-05 22:46:45)
标签:

书法家

汉字

读书人

书法

毛笔字

 

 

微信中一度流行这样的“观点”:飞机上乘头等舱的人基本读书,乘公务舱的人玩手机,乘经济舱的人翻看免费画册。此“观点”颇具庸俗社会学的意味,即有钱、有社会地位的人高雅,普通人寡淡,很势力,很直接。

我当然不同意此“观点”,不过,此“观点”背后隐藏着一个值得思考的标准,那就是读书是高贵的生活,高贵的选择。

我是喜爱读书的,但我坐不起头等舱,乘飞机旅行,往往是坐在机舱一隅翻看一本书,或是小说,或是艺术理论,或是历史,读得认真、投入,读得心花怒放。

读书是一种生活,是人类认识世界、认识自己的有效方法,因此,有关读书明理、启智的名言佳句在不同的国家风起云涌。记得少年时代,常常要把那些名人们关于读书的语录抄写在日记本上,以此激励自己。

读书是一种生活。不同领域的人、尤其是对生活有点想法的人,是愿意读书的,他们把书当成朋友,孤独、空虚时愿意面对,得意、激昂时更喜欢在书本上寻找超越的根柢。因此我说,读书不限于行业,不限于贫富,读书是人生的选择。

书法家读书,本不该是一个话题。历史中的书法家基本上是文人,是读书人。写字、读书,作诗、撰文,是生活常态,是文化价值体现,是一个历史时期文明的标准。今天不行了,书法家是奇怪的身份,与历史中的书法家不是一回事,与忧患人生的知识分子也不是一回事,仅仅是会写毛笔字、能够写好毛笔字的中国人。这样定位,是有依据的,不久前一位颇具社会声望的书法家大言不惭地宣称,书法家是不用读书的,理由是书法家的根本是汉字书写的技能,是汉字形象化、视觉化的创造者,与读书没有一毛钱的关系。毕竟是有声望的书法家,振臂一呼,响应者众,于是,书法家不用读书便成了当代书法界的时髦观点。

其实,读书与自己的职业没有本质的关系,今天的书法家可以不读书,正如同今天的教授、官员、商人、画家们,也可以不读书。学历教育,既然完成了学业,拿到了文凭,读书就是无用功了。书法家亦然,书法作品的物质条件是一幅字写得好不好,与书法家读了多少书没有直接的关联。君不见,市面上春风得意的书法家,有几人读书,又有几人思考呢?同样,这也不影响他们当主席、当副主席。

看似成立的理由,其实是不成立的。书法家应该是读书人,理由有二,其一,书法家的书写一旦缺少文化导向,书写的空心化必然暴露。当代书法创作开始大面积滑向形式至上的泥淖,形式感不强,入展获奖就是空话。不否定形式主义的优长,只是单一化的形式主义很容易变成艺术的坟墓,把书法的文化内涵和人格力量残忍埋葬。书法艺术与其它姊妹艺术的不同点在于书法是以书写汉字为手段,展现书法家的艺术感觉和文化修养。也就是说,书法艺术对书法家的文化修养是有要求的,仅仅会写汉字,不会成为严格意义的书法家。其二,书法家不仅需要读书,还应该是读书人。我曾访问过几位书法家的工作室,所看到的书大多是数寸厚的工具书,豪华有余,内涵浅露。要么就是若干本书法家的作品集,横七竖八躺在红木书家上,一层浮灰落在上面。再有就是几本书法家书写工具书,书法家依靠抄写其中的名言佳联,陈述自己的书法家身份。对这样的书法家我当然失望。因为我心中的书法家,要有一定的文史知识,要有一定的文学修养,还要有一定的历史眼光。一味地炫技,穿奇装异服,哗众取宠,并无知地叫嚣书法家不用读书,自然就是跳梁小丑了。

读书是一种生活。喜欢读书、善于读书的书法家,其作品也弥漫着一股文化的陈香。其实,书法的魅力是由书卷气主导,氤氲的诗书在汉字的书写中,会展现她悠久的魅力,人性与人文的气息,在这样过程中生发,直至成为我们的精神力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