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县城学生为啥青睐乡镇来的老师【原创】

(2016-01-20 08:32:11)
标签:

教育

教育教学杂谈

教师业务修养随笔

分类: 教育教学集萃
  县一中去年暑假新来一位教英语的刘老师,她年轻但并不是靓眼的那种漂亮,放在众多时髦潇洒的老师中间波澜不惊。按照常规习惯,新教师刚来当然要考察验证一番,还不能贸然把实验班交给她。故而刘老师接手的是高二年级78人的普通文科班。可是令人没有想到的是,她的课堂教学水平绝不像她的外貌那样普通简单,第一节课就把恹恹欲睡的学生惊呆了。几节课下来,学生内心沉睡的灵性被她撩拨起来,学习兴趣空前高涨,学生的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再也不是浑浑噩噩混日子等待毕业的那种状态了。
  刘老师是从乡镇中学通过考试跻身县城最高学府的,虽不是那种很有名气的老师,但是她的教学很切合学生的实际。教法灵活而没有花架子,引领学生热爱学习而又扯着教改的大旗故弄玄虚:这是基层老师最难能可贵的教学品质。她“使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胸中装着“教什么”和“怎样教”的章程,屋建瓴地掌控教材知识体系的本领,系统科学地组织教学内容,精心策划教学步骤、合理安排教学目标,所以英语课上得风生水起,潇洒自如,名声大噪。她对教学内容表现出来的整体把握水平,熟练驾驭教学能力,厚积薄发的知识储备,随心所欲的教学方法,一下子拉近了和学生心灵之间的距离。学生说,现在自己可喜欢学习英语了,更喜欢可爱可亲的刘老师。
  乡镇初中老师拔高到县城高中授课,却能够在很短的时间内取得学生的信任,并获得如潮的好评,并不是她福至心灵的意外之喜,而是过硬的业务素质能力与学生的学习需求碰撞出来的火花。现在的学生受多元文化的浸润和社会家庭环境的影响,对老师不再盲从迷信,对老师的教学优劣有自己的评判标准。他们喜欢一个老师,一定有合情的理由在里面。
  首先,老师在教学上能够赢得学生的喜爱,就必须在教学上有一手看家本领。学生的心里有杆秤,可以秤量出老师教学能力的轻重,学生的眼光是检测仪,可以扫描出老师教学水平的高低。如果老师脚踏实卖力地搞好教学工作,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自主学习的积极性,逐步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想让那个学生不喜欢都难。老师表现出来对教材整体把握的高超水平和驾驭教学的卓越能力,具有广博深厚的知识储备,灵活适用的教学方法,就能够强烈震撼学生心灵,吸引学生成为自己“粉丝”。学生崇拜老师的人品学识,钦佩教师的业务水准,就会如影随形地追宠老师。
  其次,满足学生渴望学习进步的基本诉求,让他们都有崭露头角体验成功喜悦的机会,才能获取学生的认可青睐。如果老师把素质教育融化进教学指导思想里,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娴熟的教学技巧带领学生遨游在知识的海洋里,就能够在学习过程中享受到学习的快乐。“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进而形成学习能力,比在题海苦学挣命暂时取得考试成绩要有意义得多。因此,老师在教学活动中善于调动学生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和探究和发现各学科知识体系和规律特点,学习正如“春起之苗,不见其长,日有所增”:一天天进步。
  第三,老师有亲和力、与学生亦师亦友,才能凭借高尚的人格魅力走进学生的心里,赢得学生的信赖和折服。一般说来,即使老师才高八斗,学富五车,如果对学生没有真情的爱,对学生缺乏关爱鼓励,平时冷若冰霜拒学生于千里之外,那么,即使老师教学水平再高,也不能和学生打成一片,也不会赢得学生的爱戴和尊重。如果当老师的除了在严谨治学上有专家特质以外,还在做人做事上给学生以表率,做学生的领路人。既是老师,又是学生的知心朋友,既解决学生的学习障碍和困难,又和学生的灵魂同呼吸,蹲下身来与学生平等交流,切实有效地解决学生成长的迷茫,慰藉精神上的困惑,必然会成为学生主心骨和领路人。
  一言以蔽之,这年头当老师很难,老师如果没有“两把刷子”或工作稍有懈怠,就会遭受学生的白眼(或许还会受学生家长的点名投诉)。这对偏远县城里的基层老师(尤其是非重点班的老师)来说是个挑战,可对老师的成长进步来说未必不是一件好事。虽说县城一级学校教学条件相对差一些,想在教学上出人头地并赢得学生追崇很难,但也并非是可望不可及的事。只要老师在教学上勤恳努力,在教学上有特色,善于激活学生沉睡的灵性,发现并挖掘学生身上的特长或闪光点,努力使各个层面的学生都能获得学习的进步和享受学习成功的快乐,自然就会成为学生的偶像,成为深受学生的拥戴的好老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