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注课堂以外的东西【原创】

(2012-11-08 13:34:40)
标签:

关注课堂以外的

注重非智力因素

培养

教育

分类: 教育教学集萃

                           关注课堂以外的东西【原创】

  有识之士对教育本质定义为:“教育的本质是关注学生的生存状态,呵护学生的生命成长,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真是高屋建瓴,一语中的。既然如此,我们的老师在抓好课堂教学、构建知识体系和培养学习能力以外,需要倾注精力关注课堂教学以外的东西,换言之,就是关注与课堂教学相关相联的课本知识以外的东西,关注学生的学习成长和生命成长。
  众所周知,课堂是完成教育目标的主战场,是培养学习能力和育人成才的主阵地,离开它我们的教育就成了海市蜃楼的空中楼阁。但是,老师如果仅仅把目光聚焦在课堂上,精力主要倾注在课本知识的学习上,不及旁骛,往往会事倍功半,不能实现理想的教育目标,甚至事与愿违,学生既不能在课堂上学习到知识,也不能健康成长。基于此,老师们走进课堂,要关注学生的知识学习,还要重视知识学习以外的关系到学生生命成长的其他重要因素,即身体的心理的等非智力因素。除了完成学生的学习目标,提高综合素质以外,还要使学生弄明白为谁学习,怎样学习,怎样做人等许多事理,还要体验感受有关学习动力和生命成长的诸多要素。否则,就不是素质教育,就不是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高效课堂”。
  毋庸讳言,在当今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形势下,还有部分教师真正关注的是学生学习相关物化的东西,诸如“学生的作业、考试分数、排榜名次”等,没有考虑或者很少考虑到,在旷日持久的学习中,学生作为天真活泼富有情感的人,也有“自尊、情感、性格、好恶、忧烦”等心理需求,存在成长的困惑、学习的困难、交流的心理障碍。只注重智力因素而忽视非智力因素,就不能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也不能取得优异的成绩,对学生的生命成长来说也是非常不幸的。
  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活动不仅仅是被动的听,而是五官协调能动地感知周围的信息,内容十分丰富。学生在听课的时候,可能因为欣赏老师“幽默风趣的语言,风流倜傥的气度,优雅合体的服饰,热情赞许的目光,激昂振奋的情感”而“鸣之和之”,群情激奋,心神和谐,踊跃积极和老师互动,努力思索和回答老师的提问。一旦学生的举动或者见解获得老师和同学们肯定,就能真切体验成功的喜悦,进一步调动起学习热情,从而形成学习的良性氛围和畅通渠道。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欣赏、叹服、感受、热情、喜悦、温暖、自信、动情”等心理活动,都是他们生命成长的营养激素,细心地呵护这些要素,就能激发学习生命的潜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老师如果忽视了这些课堂教学以外的东西,不能使用教学以外的方法凝固学生的情感和注意力,课堂教学就会出现不和谐的插曲:就会出现“老师讲老师的,学生玩学生的”现象;出现“教室外风霜雨露、鸟鸣花香都会拽走学生的目光”的走神;就会出现“老师因学生心不在焉而用黑板擦敲黑板”的尴尬;就会出现“学生和老师在情感乐趣方面不同步”的代沟。一个不关心学生痛痒、吝啬情感、冷漠无情的老师,即使课堂教学天花乱坠也不能博得学生的追随;一个不关注学生情感需求和学习感受的老师;即使牺牲自己休息督促学生学习,也会遭受学生的消极对抗;一个总喜欢下课拖堂的老师,即使是所谓的“主科”学生也会负气“就不给你学”。如果这样,岂不悲哉!
  课堂教学过程是整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塑造学生生命的只要环节,每一位老师应该为提升学生的生命质量营造温暖的氛围,搭建有利于学生生命成长的平台。诚如是,就是学生的幸福,家长的幸运,社会和谐进步的动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