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崔护桃花情缘的千古绝唱【原创】

(2010-10-25 09:03:23)
标签:

人面桃花

崔护

爱情传说

情史类略

文化

分类: 传记文学串珠

    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崔护的这首《题都城南庄》之诗脍炙人口,流传甚广,至今仍有不少人能吟哦朗诵,这首诗所演绎出来的生死相属的爱情故事,桃花情缘所绽放的爱情绝唱,也随着诗歌的流传载入史册。“人面桃花相映红”的美妙境界,将才子佳人纯真神奇的爱情,定格在千古流传的诗歌里面,每每让读到这首诗的人产生无限的遐想。崔护与桃花女的爱情故事传说纷纭,为文人墨客所津津乐道,“人面桃花”也成了妙龄佳人的代名词,经常出现在诗词戏剧、话本小说以及现代影视作品里面。
    崔护是唐朝博陵县的一位风流倜傥的书生,书香世家,洁身自好,才情俊逸。虽不能说貌比潘安,但也是品行相貌出众的风流君子。他在德宗贞元年间赴京城长安参加进士科举考试,结果名落孙山。由于距家路途遥远,便寻居京城附近温习功课,准备来年再考。
    长安京畿有清明踏青的习俗,这年的清明是个难得的晴朗天气,桃红柳绿,蜂飞蝶舞,一派大好春光。从京城通往郊区的大道上,踏青郊游的男女老少络绎不绝,一路欢歌笑语不断。崔护本就青春年少,当然不会辜负这大好春光,于是趁机独自飘然而行,去郊外好好体味一下生机盎然自然景色。美丽的田园景色目不暇接,他被绮丽的风光所陶醉,渐入山川景色深处。遥见庄园房舍掩映在绿树桃花之中,趋步近前,只见桃花灼灼,落英缤纷,花香四溢清远。只是院落柴扉紧闭,沉寂无人。
    崔护上前叩响柴扉,良久,只听门内有年轻女子柔声问曰:“是哪位君子?”他对以姓名以后说,“小生独自踏春郊游,酒后饥渴讨杯水喝”。少女开门让崔护进来,彬彬有礼地将崔护引入草堂落坐,转身入内,随即双手捧一碗水递给崔护,自己便倚在桃树斜逸的花枝上观察崔护,情义缱绻的样子。崔护见少女虽布衣淡汝,却明眸善睐,素雅娴静,容貌秀美,婀娜多姿,和院中桃花交相辉映,宛若嫦娥,不禁目瞪口呆,神魂颠倒。垂询姓名及家世,少女缄口不答,只是失神地长久注视着崔护。崔护依依不舍地告辞出门,少女礼送至门,似乎若有所失地转身而回,崔护也同样怅然无绪。
    时光如流,转眼到了第二年的清明,又是一个春暖花开日,崔护望着城中绽开的桃花不由地触景生情,回忆起去年春天的城南旧事,感情的烈焰在他心中升腾,他无法压抑内心的冲动,再次来到城城郊外寻找往日的旧梦。一路上景物如昨,花开如旧,风景宜人。但这些景物风情均已唤不起崔护的兴致,他心中只有那片灿灿的桃花和红粉佳人,谁知院落寂静,紧闭的门扉上挂着一把将军锁。崔护甚感失望,犹如一瓢冷水浇在头上,寥落无奈地在房门上写下七绝一首,就是后来流传千古的《题都城南庄》之诗,怅然而归。
    崔护再访都城南没能见到心仪的桃花少女,归来后心里一直放不下来,数日之后,他又一次故地重游。尚未走近庄舍,远远地就听到房舍中传出了阵阵悲怆的哭声,崔护心中一紧,连忙加快脚步一探究竟。有一老翁正在悲伤涕泣,见到崔护急匆匆赶来便问道:“你就是崔护吧?”崔护点头答是。老翁忍不住放声恸哭:“是你害死了我的女儿,她刚刚离开了人世!”崔护闻言大惊,不知所措。
    老翁便哽咽着叙说了事情的原委:爱女年方十六,知书达礼,待字闺中,自从去年清明邂逅于你,日夜牵肠挂肚,茶饭不思,只说你若有情,必定再度来访,她等了一天又一天,春去秋来,总不见你的踪影,朝思暮想,恍然若失。时过一年,本已绝望,前几天到亲戚家小住,归来见到门上你所题的诗,痛恨自己错失良机,以为今生不能再见到你,因此不食不语,愁肠百结,最终一病不起。我已老了,只有这个女儿相依为命,之所以迟迟不嫁,是想找一佳婿,好让我们父女有所依靠,现在女儿却不幸先我而去,难道不是你害死了她吗!
    听了这番哭诉,崔护十分悲痛,请求进去一哭亡灵。少女宛若熟睡在床上,崔护抬起她的头让其枕着自己的腿,悲恸而真诚地边哭边说:“崔护来了!崔护在你的身边!”一边喊一边摇晃着自己情有独钟的姑娘。也许是他的诚意感动了上苍,或许是姑娘命不该绝,和崔护的情缘未了,桃花少女竟然双目微启,嘴唇翕动,悠悠然活了过来。老汉惊喜万分,将女儿嫁给崔护为妻。有情人终成眷属,一段风流佳话有了一个完美的结局。传统戏剧《金碗钗》、《人面桃花》、《借水赠钗》讲述的都是这件事。
    崔护得此情义薄天的佳人美眷,心无旁鹜,专心攻读经济学问,学业日益精进,唐德宗贞元十二年,进士及第,外放为官,仕途一帆风顺,官到岭南节度使。在桃花女的佐助下,他为官清正,政绩卓著,深受百姓爱戴。

 

【附录】《情史类略·卷十情灵类》○崔护
    博陵崔护,姿质甚美,少而孤洁寡合。举进士第。清明日,独游都城南,得居人庄。一亩之宫,而花木丛萃,寂若无人。扣门久之,有女子自门隙窥之。问曰:“谁耶?”崔以姓氏对,曰:“寻春独行,酒渴求饮。”女入,以杯水至。开门设床命坐,独倚小桃斜柯伫立,而意属殊厚。妖姿媚态,绰有余妍。以言挑之,不对,目注者久之。崔辞去,送至门,如不胜情而入。崔亦眷盼而归,尔后绝不复至。
    及来岁清明日,忽思之,情不可抑,径往寻之。门院如故,而已扃锁矣。崔因题诗于左扉曰:“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祇今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
    后数日,偶至都城南,复往寻之,闻其中有哭声。叩门问之,有老父出曰:“君非崔护耶?”曰:“是也。”又哭曰:“君杀吾女。”护惊怛莫知所答。父曰:“吾女笄年知书,未适人。自去年以来,常恍惚若有所失。比日与之出,及归,见左扉有字,读之,入门而病。遂绝食,数日而死。吾老矣,唯此一女,所以不嫁者,将求君子以托吾身。今不幸而殒,得非君杀之耶!”又持崔大哭,崔亦感恸,请入哭之,尚俨然在床。崔举其首,枕其股,哭而祝曰:“某在斯。”须臾开目,半日复活。父喜,遂以女归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