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举案齐眉为哪般【原创】

(2010-08-17 16:11:14)
标签:

结婚

喜联

典故

教育

分类: 传记文学串珠


    朋友之子年界而立,终于花好月圆,修成正果,托我写结婚对联,展纸挥毫,各房喜联一蹴而就,其中大门一幅是:“天作之合,齐眉举案”。结婚当日热闹非凡,喝喜酒的朋友欢聚一堂,其中一位担任小学学区校长的郑重其事地问,齐眉举案是什么意思,怎讲?我平时谨慎,避免“好为人师”之嫌,但今日不讲其典故的来源是不行了,讲述的原因,其中当然也包含着对其麾下学生的惋惜慨叹之情。
    “举案齐眉”这个成语,出自《后汉书·逸民列传·梁鸿传》。
    东汉章帝时期有一位文人,名叫梁鸿,博览群书,很有学问。他年轻时在太学里念书,因为家境贫穷,课余时间,就到洛阳上林苑帮人家放猪,也做过雇农。太学毕业后,回到扶风平陵县,当地有不少人愿意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但都被他一一拒绝了。
    县里有个女子叫孟光,虽然外貌丑陋,但却具有很好的德操。很多有钱人向她求婚,她都不答应。她30岁时,父母问她为什么要拒绝婚配,她说要选一个像梁鸿那样的人。梁鸿听了就托人去求婚,孟光果然答应了。
    结婚后不久,他们搬到霸陵山中隐居,靠种地和织布过日子。有一次,梁鸿路过都城洛阳,作了一首《五噫之歌》。这首诗流露了他忧国忧民的感情,充满了愤慨悲叹之声。汉章帝听到后,下令捉拿他。他就改名换姓同妻子逃亡到山东一带。不久,又搬到吴中,借住在富翁皋伯通的家里。梁鸿每次帮人家舂米回来,孟光早就把饭菜准备好了,总是把端饭菜的托盘举到跟眉毛平齐,表示对丈夫的礼貌。(原文是:“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梁鸿也总是挺客气地把托盘接过去。
    “案”是古时候端饭用的托盘。后来,人们引用“举案齐眉”这个成语来比喻夫妻相敬如宾。

    喜宴结束很久,心中的块垒化解不开,吃在肚里的东西顺不开气。

    做教师的,尤其是“小教头们”,首先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提高自己的业务技能,才能适应素质教育的需求。学区校长实在不是多大的官,如果一味沉溺在官本意识里不能自拔,混迹于酒绿灯红之所,追求于升官发财的功利之场,无心于教育本行的研究和实践,必将给育人的光辉事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不懂“齐眉举案”典故含义最多就是尴尬一会儿,要是将全学区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拽到落后的行列,败坏了教风,涣散了学风,贻误祖国花朵的前程,罪莫大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