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2010-05-24 21:26:42)
标签:

古镇杂谈

游记随笔

山水文化

旅游

分类: 古镇古城揽胜

                          水上庄园  同里古镇(二)
    同里有很多名胜古迹,但最值得一看的还是退思园。退思园占地仅九亩八分,但文化内涵丰富,精巧构思,彰显晚清江南园林的建筑风格,代表了园林艺术的顶点辉煌。退思园主人任兰生(字畹香,号南云),时任道台,官场昏暗,波诡云谲,于光绪十一年(公元1885年)正月落职回乡,退隐同里。择古朴秀雅之地,花十万两银子建造这座外拙内秀的精致宅园,取名“退思”,盖用《左传》“进思尽忠,退思补过”之意。退思园历时两年建成,主人在城市园林之中慢慢消受余下的光阴,享尽人间清福。
    退思园是宜于主人静思遐想的,所设置的景物宜人可目不说,还寄寓主人处世立身的价值取向,退思必须有相应的环境,于是那些亭台廊坊、轩榭山石、厅堂楼阁就应运而生了。思而取静,退思园的所有建筑环绕在池水周围,如浮水上,宁静旷达,意境深远。水上起阁楼,山石探入水中,适时适地配置植物花草,点缀四时景色,给人以清澈、幽静、明朗之感,掩卷静坐,心绪驰骋,其实可以想的事情不仅仅是思过。

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退思园因地形所限,更因园主不愿露富,建筑格局突破常规,改纵向为横向,自西向东,西为宅,中为庭,东为园。宅分外宅、内宅,外宅有轿厅、花厅、正厅三进。轿厅、花厅为一般接客停轿所用,遇婚嫁喜事、祭祖典礼或贵宾来临之时,则开正厅,以示隆重。正厅两侧原有“钦赐内阁学士”、“凤颍六泗兵备道”、“肃静”、“回避”四块执事牌,重门洞开,庄重肃穆,令人望而却步。  
    内宅建有南北两幢楼,以园主字号名为畹芗楼,是园主与家眷起居之处。楼与楼之间由“走马楼”回廊贯通,南北一式落地长窗,檐廊相接,典雅明敞。复廊东西两侧各设楼梯,主仆有别,既遮阳挡雨,又体现尊贵差别。畹芗楼下另设下房数间,供侍者居用。内宅为园主居住及藏宝重地,因此内宅两侧石库门均用清水方砖砌成,以防火防盗。砖木结构的封火门,据说在同里的明清建筑中,仅此两扇尚属原物,其馀都为近世复制。  
    中庭是西宅到东园的过渡。放眼庭中,樟树如盖,古兰飘香,清雅幽邃,引人入胜。庭中旱船,前舱八扇长窗如锦屏障目,隔而不断,船头面对“云烟锁钥”月洞门,船身相接漏窗暗廊,隐去船尾,俨然一艘待航的客船。旱船又与南北两侧的坐春望月楼、揽胜阁、迎宾居、岁寒居等厅楼建筑相形错落,平添美感。江南古典园林中,石船、石舫极其多见,从中略可窥见水乡人家对水对船有着特殊的依恋情结。登上坐春望月楼,可四季望月览胜,吟诗酬唱,也可楼前踏月,静赏花木。楼之东侧一隅为揽胜阁,是一座不规则五角形楼阁,与坐春望月楼相通。此楼设计因地制宜,居高临下,可一揽东园佳境,亦使宾客中的女眷足不出户,就可饱览园中景色,这在江南宅第园林中独树一帜。  
    与坐春望月楼相对的有迎宾居和岁寒居,园主当年曾于此以文会友,陶冶性情。岁寒居宜于冬日赏景,风雪之时,三五好友围炉品茗,透过居室花窗,可见傲寒的腊梅,挺拔坚毅的苍松,清骨神秀的翠竹,形成一幅“岁寒三友图”,雅致风流。岁寒居正背对退闲小筑与云烟锁钥月洞门,由此可引友人从中入东园赏景,甚为方便。由曲廊往南是“闹红一舸”,在退思园中,闹红一舸最富动感:一座石船停泊水池之中,舸头由湖石托出,半浸碧水,风吹水动,浪推船头,人立船上有劈浪之感。水波荡漾穿越石窍,哐嗒之声不绝于耳。船舷两侧水面,蓝天白云倒影水中,光影浮动,恍若舟已启航,别有情趣。石舸之四周,原植有荷花及菰蒲,夏秋季节,清风徐来,绿影婆娑;池中游鱼成群,似通人性,击掌弄影,便成群结队而去,意趣无限。

 

 

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岁寒居)  
    退思草堂是庭园主题之作,古朴素雅,稳重气派。草堂之北面依势点缀景点小品,堂南露台面临荷池,视野开阔,全园秀色一览无余。缘曲径南行至菰雨生凉轩,则景致又有一绝,轩底原有三条暗流水道,荷池碧水循环其间,故轩内阴凉清爽。每逢盛夏酷暑,于轩内剖瓜赏荷,热渴不得侵袭。

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退思草堂)

    自菰雨生凉轩穿越假山洞,沿石级盘旋而上,便可径至堪称江南园林一绝的天桥。天桥下层为廊,模似阿房宫复道而建,横空出世,跨越山巅,连接菰雨生凉轩。天桥前后贯通,八面来风,炎热酷暑时,到这里消暑纳凉,气爽神宜。庭中遍植桂花,金秋时节,馥郁芬芳,填室盈轩;红枫与金桂、银桂相间,衬以蓝天白云、粉墙黛瓦,更见绚丽多姿。若风清月明之夜,于此品茗赏花,心旷神怡之至。
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天桥)

    退思园集清代园林之长,小巧精致,清幽淡雅,池水湖石、假山亭台掩映,妙趣横生,布局设计疏密有致,如同国画立意构思讲究“疏处可以走马,密处不使透风”一样,窄仄之处不觉拥挤,郎阔之地不显得空旷,堪称江南古典园林的经典之作。园林学家陈从周称退思园为“贴水园”,孔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退思园以其深刻的文化内涵,联接同里渊源流长的历史,给人以遐想和启迪。一九八六年,美国纽约市在该市斯坦顿岛植物园内,以“退思园”为蓝本,建造了一座面积三千八百五十平方英尺的江南庭园,取名“退思庄”,可见小小退思园作为文化使者,已跃出国门,走向世界。二○○一年,退思园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退思园延续苏州园林的风格,景蕴寓意,文化底蕴深厚,若无导游或行家解释给你听,那么即使看过了也将是一团雾水,不得要领。退思园的精髓在于融汇了园主人的性格抱负在其中,个中奥妙,需要你细细的体悟方能意会。  
     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进思尽忠,退思补过

【补记】
    近来浏览有关同里的游记散文,周亚鹰《千年同里》提到下面一则历史资料,是可信的,列补为训,以还原退思园主人的本来面目。
    “退思园虽为任兰生所建,但实际上,任兰生并没有在园子度过晚年享过清福。任兰生是光绪十年被罢的官,回到同里的当年,开始筹建退思园,光绪十三年,园子建好。但是,任兰生在新建成的园子里还没住上几天,就被朝廷重新启用,官复原职。刚上任,就碰上黄河决堤,任兰生亲自指挥抗洪救灾,他“周历灾区千百余里,冒雪奔驰,访民疾苦”。光绪十四年二月,皖北又突发大水,“下流腾涌,公(任兰生)飞骑巡视,马惊伤尾闾,病疽,竟以四月十九日卒。”一代清官名臣就这样壮烈地殉职在抗洪救灾的阵地上。任兰生死后,皇帝下诏为他立传,谧内阁学士,并附英翰专祠。”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