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的面子
(2022-12-26 21:58:20)
标签:
生活评论 |
分类: 美国生活 |
前阵子听美国阿瑟·史密斯(Arthur Henderson Smith)写的《中国人的性格》一书,觉得挺有些意思。一百多年的美国人眼中的中国人,虽然有其片面性,但某些性格方面的问题现在依然没有什么改变,就比如面子问题。
在外国人的眼里,面子是形式主义,没有实际意义,但是对于中国人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这点西方人估计是无法理解的。
很小的时候就听过一个关于面子的笑话。那个年代绝大部分人家里都穷的叮当响,家里能够吃饱已经了不得了,肉类基本是逢年过节才可以吃得上的。有一户人家里就有一点猪肉皮,为了显摆,就把猪油抹在嘴唇上,让大家看看他家里刚刚吃了肉,其实哪里有啥肉吃啊,肚子里饿得那个咕咕叫的。那时候小,觉得这个笑话不可思议,后来才知道那个就是要面子。
刚到纽约那会,看过一部电视剧叫做《北京人在纽约》,那里面就有个关于面子的镜头。姜文饰演的北京人到餐厅去充大头,实际自己兜里没钱,后来被人打了一顿。刚刚到纽约的华人,面子问题还是至关重要。
等在那里混上一段时间之后,发觉面子真的啥都不是。比如职业,在国内很多人做着体面的工作,我在国内当老师,到了纽约啥底层工作都干过,修补地毯,当管家,当餐厅服务员,收银员等等,如果按照在国内的工作对比一下,职业差别是很大的。有的大学教授或者是医生,到了美国不懂英文,在餐厅送外卖的也大有人在。我那时候年轻,大学毕业之后有机会改变自己的命运。所以人到了美国之后,按照我同学的话来说,只能够要里子,面子要不了,如果还要面子,恐怕连饭都吃不上了。
有一位美国的华人同学是台湾过去的,她当年读的专业跟我一样是中文系,也是红楼梦迷。她说她一直认为自己就是林黛玉转世,做了好些年的林黛玉梦,到了美国才真醒了。要去餐厅打工挣学费生活费,当然那时候台湾人普遍比大陆人有钱,他们的学费家里给支付,但生活费还是得自己挣。而我是学费生活费每一分钱都是自己打工挣,那个林妹妹的梦想在我心里老早就灰飞烟灭了,不过我曾经还是把自己住的阁楼叫做潇湘馆。另外一位同学更逗,直接嘲讽,别无病呻吟唧唧歪歪地发白日梦了,赶紧撅着屁股打工去,别整得连饭都没得吃了,她瘦得跟林黛玉似的不照样得打工嘛。
等我从纽约回国之后,我就彻底不再讲究面子问题了,因为美国的生活把我那点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已经洗刷刷干净了。比如有人找我帮忙,我内心要是不乐意,我绝不会因为面子问题答应对方,我会直截了当拒绝。有人说我是极端精致的利己主义,我毫不忌讳,因为我帮了人家,我心里委屈的话,我相信对方心里也不会舒服,只有相互愉悦才会双赢。
记得曾经帮助过一位刚刚创业的朋友,她给别人做设计,有的LOGO是英文的,我看她刚刚创业不容易,所以就免费帮她翻译过两次。但她第三次来找我的时候,我就直接了当跟她说,这是我最后一次帮你,如果你需要翻译的话,我可以介绍老外给你,后来她没有再来找过我。
学会拒绝也是一门学问,千万别为了面子而委屈自己,只有自己过舒坦了,周围的气场才会和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