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林黛玉的精神生活给现代人的启迪

(2013-01-13 17:50:26)
标签:

红楼梦

林黛玉

分类: 蟋蟀品红楼
《红楼梦》第三十五回摘录:

一进院门,只见满地下竹影参差,苔痕浓淡,不觉又想起《西厢记》中所云“幽僻处可有人行,点苍苔白露泠泠”二句来,因暗暗的叹道:“双文,双文,诚为命薄人矣。然你虽命薄,尚有孀母弱弟,今日林黛玉之命薄,一并连孀母弱弟俱无。古人云‘佳人命薄’,然我又非佳人,何命薄胜于双文哉!”一面想,一面只管走,不防廊上的鹦哥见林黛玉来了,嘎的一声扑了下来,倒吓了一跳,因说道:“作死的,又扇了我一头灰。”那鹦哥仍飞上架去,便叫:“雪雁,快掀帘子,姑娘来了。”黛玉便止住步,以手扣架道:“添了食水不曾”。那鹦哥便长叹一声,竟大似林黛玉素日吁嗟音韵,接着念道:“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试看春尽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黛玉紫鹃听了都笑起来。紫鹃笑道:“这都是素日姑娘念的,难为他怎么记了。”黛玉便令将架摘下来,另挂在月洞窗外的钩上,于是进了屋子,在月洞窗内坐了。吃毕药,只见窗外竹影映入纱来,满屋内阴阴翠润,几簟生凉。黛玉无可释闷,便隔着纱窗调逗鹦哥作戏,又将素日所喜的诗词也教与他念。



博主点评:

有修养的人都需要精神生活,林黛玉的精神生活可以给我们一些启迪。

1、从书中去找精神共鸣。《西厢记》里的崔莺莺和景致让林黛玉产生了共鸣,她的精神空间一下子延伸到了《西厢记》里。我们的欣赏空间也从《红楼梦》扩展到了《西厢记》,宛如一条幽径,从现实延伸到了林黛玉的潇湘馆,再到崔莺莺伫立的后花园。精神空间越宽广,精神生活就会越丰富。书和电影是现代人扩展精神空间的最佳途径。

2、让精神世界和大自然融为一体。这只会吟诗的鹦哥是大自然的一个象征,它会吟黛玉作的诗,黛玉把自己喜欢的诗词也教给它念,黛玉和鹦哥的关系如同知己,这才叫“天人合一”。现代人喜欢旅游,正是因为内心有这种诉求。但往往不得要领,旅游变成了疯狂购物或是“某某到此一游”,离天人合一的境界相去甚远。

3、精神生活不是迷失自我。林黛玉从《西厢记》里找到了自我——暗暗的叹道:“双文,双文,诚为命薄人矣。然你虽命薄,尚有孀母弱弟,今日林黛玉之命薄,一并连孀母弱弟俱无。古人云‘佳人命薄’,然我又非佳人,何命薄胜于双文哉!”;和鹦哥的交流也有分明的自我存在。现代文明让我们的精神生活有很多选择,但信佛信教迷信中医是迷失自我,更不消说让人堕落的黄赌毒,这是精神空虚,没有精神生活的表现。

没有精神生活的人是福薄的。一个个日子像上天的侍女捧着餐盘虔诚地从我们身旁经过,我们什么也不取,侍女走过后回头看我们一眼,冷冷的眼神里透出一丝鄙夷。


—————————————————————————————————————————————————

博主著作:《迈过婚恋的坎》中国三峡出版社出版  

京东购书:http://t.cn/SbozYM卓越购书:http://t.cn/adVfuN

婚姻咨询:QQ494857688 MSN:lzy1995@hotmail.com

博友交流QQ群:24243618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