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爱玲是被文学冲淡了的情感专家

(2011-05-30 15:13:40)
标签:

张爱玲

分类: 蟋蟀之声

这标题乍一看让人觉得岂有此理,张爱玲是写小说的,是文学成就了她,怎么反倒被文学冲淡了呢?这话不假,可我要说的是,张爱玲首先是情感专家,然后才是小说家。她的小说核心是爱情,情节发展都是以爱情为主线,没有爱情这根线就串不起她的字字珠玑。如果她不去写小说,而去专心做心理研究,她可能是中国的“佛洛依德”。

 

张爱玲认为爱情是完全不由我们人控制的,相反它操纵着我们,决定我们的命运,它是大善大恶的。这一点在她的小说《色戒》中有极致的体现。刺杀汉奸的周密计划是纯理性的结果,可是,就在理智即将取得胜利的关键时刻,王佳芝被汉奸的一枚钻戒激发出了爱情,爱情只是露了一下脸,就把周密的计划彻底颠覆,理智在爱情面前不堪一击,就像黑夜,太阳一出立刻消亡。

 

张爱玲是相信爱情的,她认为性爱合一的爱情才是美好的,同时,她也很清醒,知道这样的爱情是不会长久的,之所以不长久是因为爱情一定会输给生存的压力,人要过得舒适活得安全,往往要牺牲这样的爱情。《红玫瑰与白玫瑰》里的佟振保本来是一个追求性爱合一的人,在巴黎的一次嫖妓,让他意识到了没有爱情的性是可耻的;一个英国姑娘爱上了他,但他做了柳下惠,也是因为他不爱她,他不要没有爱的性。

 

直到遇到红玫瑰娇蕊,他的爱和性才获得了统一,他尽情享受这种爱,全然不顾娇蕊是朋友妻。在张爱玲看来,女性受爱情控制的程度远远高于男性,这也好理解,毕竟她那个时代,职业女性不像现在这样普遍,女性的地位也没有现在高。娇蕊在爱情的操纵下想和振保做长久夫妻,一下子把振保推到了重压之下,为了不与社会为敌,为了做个好人,他毅然牺牲了这段美好的爱情,和一个不爱的女人结了婚。

 

无爱的婚姻最容易变得残酷。在张爱玲的笔下,佟振保的妻子白玫瑰像扎在灵堂上的纸花,就连她穿的蓝白旗袍也有了讣闻的味道。因为没有爱,佟振保对她的肉体很快就失去了兴趣。长期的性饥渴让她和裁缝偷情,被佟振保发现后,很快就断了。小说进行到这里,张爱玲借佟振保的口,说出了她对这种无爱的偷情行为的鄙视:哦?这么容易就断掉了吗?一点感情也没有——真是龌龊的!

 

张爱玲通过《红玫瑰与白玫瑰》告诉我们性爱合一的爱情的脆弱。她极少正面赞美爱情,只在她的另一篇不太著名的小说《鸿鸾禧》中有过这样的描述——“乐队奏起结婚进行曲,新郎新娘男女傧相的辉煌的行列徐徐进来了。在那一刹那的屏息的期待中有一种善意的,诗意的感觉;粉红的,淡黄的女傧相像破晓的云,黑色礼服的男子们像云霞里慢慢飞着的燕的黑影,半闭着眼睛的白色的新娘像复活的清晨还没醒过来的尸首,有一种收敛的光。这一切都跟着高升发扬的音乐一齐来了。”

 

这是她以旁观者的视角写的婚礼场面。其实,这就是她对以爱情为前提的婚姻的赞美,或者干脆说,这是她对爱情的赞美。张爱玲对爱情的态度是顶礼膜拜的。对她自己和她那个时代而言,这样的爱情可能是非常珍贵的,只能是昙花一现。但在今天,社会进步了,人性得到了充分地尊重,有了道德的允许和法律的保护,人人都可能获得这样的爱情,再选择无爱的婚姻似乎是不可原谅的。

 

—————————————————————————————————————————————————

广交朋友10分钟性格测试:网友只需凭第一直觉回答几个非常简单不涉及任何隐私的问题,蟋蟀博主便可在十分钟内对TA的性格和现状进行一个比较准确的把握和描述,并在此基础给出有价值的建议。QQ494857688 MSN:lzy1995@hotmail.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