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你应该选择《卓有成效的创客管理者》这门课?

为什么你应该选择《卓有成效的创客管理者》这门课?
2016.02.24
文∣王家骢
【编者按语:培训市场的课程多如牛毛,为什么你应该选择《卓有成效的创客管理者》这门课?它有哪些不同。它的创新点又在哪里?为此,王家骢老师做了一次线上分享。以下是今天分享的记录。除在前面有标注之外,其余都王老师的发言】
我与大家分享一下设计《卓有成效的创客管理者》背后的思维。
首先,说一下,下个月27号是明德学堂正式成立两周年。在这两年里,我们一直在做一些独特的事情。我们是,就我所知,有自己“使命宣言”唯一的微信群。两年来,我们基本上是按照这个宗旨在做事情。
其次,我们是,也是据我所知,第一个使用“学堂”命名微信群的。自从我们使用了这两个字,各类学堂如雨后春笋,层出不穷。被人模仿这是好事。我希望,今天与大家的分享的内容被更多人模仿。
明德学堂是一个以学习、实践德鲁克管理思想为主的微信群,我们自己做的事情就首先要与德鲁克管理思想吻合。德鲁克说“管理的目的在于行,而不在于知”。他还说“管理主要是以身作则”。我们自己是否做到了呢?我们是否可以成为榜样?有哪些证据说明我们做到了呢?
检验学习的效果要看它是否帮助大家解决了问题。来看看企业培训中遇到了哪些问题。
企业面临的问题之一,大家都在抱怨生意不好做,缺少机会。事实真的如此吗?是缺少机会还是我们不知道如何发现机会?
《卓有成效的创客管理者》的设计框架来自《创新与企业家精神》。本课程的第二部分,主要是讲创新机遇。德鲁克给出了七个创新机遇。
七个机遇中第二个是“理想与现实不一致”。我们今天只围绕这个机遇来说。
我的工作主要培训。在我的工作中是否有不一致的状况?如果仔细想想,不一致比比皆是。
企业每年花费大量的资源做培训。管理培训,创新培训,各式技能的培训。特别是创新类的课程。
这些课程目的是提高员工的绩效,让创新有成果。但我观察到,效果并不令人满意。员工的创新意愿忽高忽低。上课时很兴奋,似乎有点行动的意愿,三个月过后,又回到了培训前的状态。
我们希望有结果,现实却不理想,显然这是不一致。
有必要分析一下原因。我不知道企业管理层是否真正做过这类的分析。大家也可以给我一些反馈。导致不一致的而原因是什么?
这些都可能是导致培训效果不佳的原因。但是我觉得还有一个关键因素,那就是激励员工创新的方法。
培训的目的是要改变行为。但是我们发现行为变化不大,或者变化缺乏持续性。也许我们要从更深层次找原因。这需要分析能力。
德鲁克说,一个管理者并不需要34种能力,他只需要3到4种能力。这三种能力,包括分析能力,整合能力,沟通能力。最后,虽不能算是一种能力,但是非常重要。那就是人品。我们来谈分析能力。
培训效果不明显,行为表现不佳,其背后原因是我们在用什么方法激励员工创新。常用的激励方法是胡萝卜加大棒。胡萝卜是物质奖励,大棒是利用人的恐惧心理。这两种方法都是基于人性的弱点的激励。
人性的弱点主要是:恐惧与贪婪。大棒利用的是恐惧心理,奖金利用的是贪婪心态。
让我们看看现在管理者,培训师经常使用的语言文字,是否可以激励出人的创新行为。先说大棒,利用人的恐惧心理。
我们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创新是找死,不创新是等死”。听起来好恐怖哦。怎么着都是一个死。即然都是死,两害相权取其轻,还是等死比较好。这一等,就没有了行动。
中国有一句古话“民不畏死何以死惧之”。李鸿章在与八国联军谈判时也说过一句话“中国人活着都不怕,害怕死吗?”
另外的威胁还包括“今日工作不努力,明日努力找工作”。这是以下岗相要挟。还是试图利用人们的恐惧心理。
要知道,人在恐惧,愤懑的心态下是无法创新的。一个人总是担心自己的后路,你让他如何向前看?
大家也许听说过钟表匠布克的故事。
布克原是法国的一名天主教信徒。1536年,因反对罗马教廷的刻板教规,被捕入狱。由于他是一位钟表大师,入狱后,被安排制作钟表。在那个失去自由的地方。他发现无论狱方采取什么高压手段,都不能使他们制作出日误差低于1/10秒的钟表,而在入狱前的情形却不是这样,那时,他们在自己的作坊里,都能使自己的钟表误差低于1/100秒。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起初,布克把它归结为制造的环境。后来,他们越狱逃往日内瓦,才发现真正影响钟表准确度的不是环境,而是制作钟表时的心情。
创新也好,制做精致的钟表也罢,需要有一个放松的心情,和舒适的环境。
利用恐惧心理无法激励创新的行动。
陈玉婉:还有推断金字塔不是由奴隶建成,也是基于同样的道理。
大棒不好使,咱们用胡萝卜。让我们看看使用胡萝卜,物质激励是否可以得到好的结果。
田朝兴:@陈玉婉有道理
王爽:@陈玉婉正想说同样的话[愉快][抱拳]
刘长青:@明德学堂王家骢威胁生命时的恐惧,可能会激发灵感。
“股权激励”,典型的胡萝卜。这是“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但是长期的结果是什么?
刘长青:@田朝兴(股权投资,软件)急中生智,激发潜能。但不能经常用。
@刘长青,是的。可以激发灵感。但是企业的创新是无法依靠“灵光乍现”的。让员工一惊一乍的做事恐怕很难有结果[憨笑]
王爽:物质激励只能给人带来一时的满足,帮人找到内心的使命,这是一种不竭的动力。
有效的解决方法是什么呢?大家可以说说。有效的激励应该怎么做呢?
刘长青:人类发展历程中,很多伟大的创新都是在濒临灭绝的状态下出现的。企业的起死回生也一样。但不是常态。
田朝兴:非胡萝卜加大棒,我想是在企业文化下持续激励
方法恐怕要大家来听课才行了[呲牙]
王爽:有效的激励在于发掘内心的真正的需求。
另外说一下,德鲁克,熊彼特都是研究创新与企业家精神的大师。从他们的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是不相信“进化论”的,他们相信的是“创化论”,即柏格森的理念。
顺便再说一下什么是创客精神?谁是创客?谁是创客管理者?
先来说创客。创客英文是Maker。Maker是使用工具制造产品的人。Making
我希望通过《卓有成效的创客管理者》这门课程,为大家打来新理念、新方法。我们也将陆续在广州、深圳、上海、苏州等地开始推广活动。请大家关注明德学堂公众号,以免错过机会。
关注明德学堂,系统学习管理
(继续关注,请长按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