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讨论】个人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冲突怎么办?

标签:
股票 |
明德学堂王家骢:各位,早上好!今天想聊点啥呢?
王丹维:@明德学堂王家骢 提问:昨天有人问道“企业都有核心价值观贴在墙上,而实际工作中又有许多潜规则存在(管理者行为表现出的),员工如何适应这种情况呢?”
明德学堂王家骢:呵呵,又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好。一起来议论一下?
王丹维:第二问: “企业核心价值观是通过全员讨论提炼和整理出来的,可是人们的行为中很少会遵循。为什么?怎样解决?”
明德学堂王家骢:希望更多的人参与到讨论中来哈。
明德学堂王家骢:两个问题有关联。我来反问一个问题哈,丹维老师提出的这些问题是症状还是病因呢?如果是症状那我们就需要出原因来。那原因是什么呢?只有分析了原因才能提出解决办法。
明德学堂王家骢:大家说说吧。
妙:首先,企业核心价值观一定是有的,大家自觉不自觉遵从的。第二,有的提炼出来了,有的没有提炼或提炼得不准确,就带来差异感;第三,提炼的企业价值观是展现第一层面的,具体行动是第n个层面的,所以一般人觉得差距大,管理者要判断是否偏离。
妙:有一些不太好表述、难以具体衡量但是大家都认可的,就会在一定范围(圈内)形成共识,而圈外的人就不知道了。这当中有好的有坏的,于是大家就归为潜规则了。
明德学堂王家骢:非常好。我们在讨论问题时应该有足够的信息才可以讨论的公正。如果信息不充分,我们可以做一些假设之后再来讨论。
妙:比如,我们比较认同王老师的明德学堂的内在价值观,所以一群人可能不认识,但大家却愿意讨论、分享,这也是其内涵决定的。
明德学堂王家骢:在深入讨论丹维老师提出的问题之前,我想问一问群里的朋友,你们在企业中是如何确认企业的价值观的呢?
朱晓峰:这个问题每个企业都会有存在。管理者的言行不一致会造成极大的伤害。因为孩子向父母学,员工看领导的样子学。如果企业墙上写着要诚信经营,而在实际操作中充满各种手段和欺诈,那企业价值观也是骗骗人的。
明德学堂王家骢:@妙,谢谢。这是大家讨论的结果。
陈玉婉:我们会通过定期不定期的核心价值观测评问卷来确认,一般是跟人才发展项目结合做
明德学堂王家骢:嗯,@陈玉婉,能再多说一点吗?
妙:上班了,你们继续@明德学堂王家骢。
陈玉婉:跟这个相关的,目前内部是使用了两个问卷:1、核心价值观调查问卷,2、企业认同度调查问卷。在中高管人员发展项目中,一般是会在一个短期项目的开始做一次全部测评,问卷是其中的一个项目。其他还有管理游戏、文件筐、、一对一访谈、360、心理测试(DISC、九型等)
明德学堂王家骢:@陈玉婉,那你们是根据每个项目来制定项目的价值观,是吗?
陈玉婉:价值观的问卷是一样的,无论是中层干部的,还是技术人员的。这个问卷做完我们会汇总一个结果。不对个人做评分。
陈玉婉:我发一个我们中层的项目总结的内容,里面有价值观测评的总结
陈玉婉:这个是微信公众号的内容,对外公开的
陈玉婉:不合适对外的数据已经删除
明德学堂王家骢:嗯,那就好。
明德学堂王家骢:好,回到我们今天的话题上来。我想可能需要讨论的问题是为什么会出现公示的价值观与行为潜规则类的问题?出现这种问题之后员工该怎么办?
陈玉婉:1、价值观“不对”。逻辑没厘清、表述不准确,甚至没有形成自己的核心价值观,公示的价值观不是真正的价值观。2、选的人“不对”。人与价值观融合度低。其行为是个人价值观的外化,与企业的价值观一定会偏离。
明德学堂王家骢:根据我目前所知道的信息,说一说自己的看法。因为信息实在有限,甚至都不能说是一家之言,只能根据所知,做一些假设并在这个假设的范围内讨论。
朱晓峰:很多美国公司是把员工手册中与核心价值观相关的章节分阶段进行培训、考试,做成场景故事让员工进行判断和分析。
明德学堂王家骢:讨论价值观必须从讨论世界观入手。一个人的价值观源于其世界观,世界观决定其人生观,其人生观决定其价值观。企业如同一个人。在企业管理中,首先要确定对企业的看法(这个相当于世界观),确定企业的性质,企业的目的(相当于人生观)。按照德鲁克的说法“企业的目的是创造客户”。
明德学堂王家骢:企业的存在一定是为了满足社会上某一部分人的需求,它不可能去满足所有消费者的需求。而人与人的价值观有时是有冲突的。这就造成有些员工的个人价值观与企业价值观矛盾。举个例子来说吧。
明德学堂王家骢:万宝路是一家生产香烟的公司。它倡导的价值是独立的个性,倡导的是不盲从和一种探索精神。所以它的广告永远是一个不知名的牛仔,坐在上顶上抽烟。
明德学堂王家骢:如果一名员工是不抽烟的人又在万宝路工作,他的价值观就会与企业的价值观产生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不能够说企业虚伪或不道德。比如说烟盒上要印上“吸烟有害健康”的字样,但还要卖烟并鼓励他人抽烟。这种行为很容易被非吸烟者视为不道德,或是潜规则。个人遇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明德学堂王家骢:他可以做出离职的选择。选择一个可以满足自己价值观的公司去工作。当然,现在很多员工无法做出这样的选择,所以他们会感到压抑,郁闷。
明德学堂王家骢:如何解决这个矛盾?我想只有通过普及管理的知识,让所有的管理者认识到管理不仅仅是为了给企业赚钱,更重要的是能为不同的人提供一个生存的空间,去创造一个可以“容忍的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