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失控》第十八章的感悟

(2014-08-19 07:58:48)

读《失控》第十八章的感悟

 

王家驄

2014.08.18



“变化是唯一的永恒”已经成为一种常识。变化,既进化。

进化可以分为两种,循序渐进的以及革命式的突变。自然的进化是属于前者,科技的变化,或人工进化则是革命性的,颠覆性的。革命越激进,破坏性就越强,企业或者任何生命有机体,都不喜欢革命性的变化。如何植入有序的变化,就成了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第十八章试图探讨的就是这个问题。

世界上没有不变的物质,即使是石头,也在渐渐的发生变化,在空气中慢慢的被氧化。当然,也有不变的东西。如,《七个习惯》的作者科维就说过,世界上有三件事情不变。一)变化不变(变化是唯一的永恒);二)原则不变(天不变,道亦不变)三)选择不变(任何事都有选择的余地)。

人们经常说的变化与有机体相关。“最能体现变化之一的那些词都与有机体密切相关,成长、发育、进化,变异、学习、蜕变、适应。大自然就是一个有序变化的王国。” 这里所说的一切变化,都是指自然界自然而然的变化,没有人类的参与的那种变化。但是,只要有人类的参与,就会带来人工进化。如果自然界没有人,它将永远按照那个既定的方向延续下去。自然的变化速度太慢,人类希望加速变化的过程。“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因此“对自然进化和人工进化的研究也越来越被重视。”

我们生活在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一个快速变化的世界,我们必须了解这个世界。了解世界,了解变化的目的是为了适应,适应是一种学习能力。只有生命有机体才能够适应。

如果将组织或企业视为机器,它失去了适应能力。我们必须视企业为生物,起码要把它看作是“人工生命”。

自然生命,如,人,鸟,花,鱼,虫都有内在的适应精神。这种精神保存在它们的基因中。要想让企业保存一种适应的精神,就应该让它不断的适应变化。“与其不断地泵入少许的变化,不如将变化的本质植入系统的内核。这个神奇的幽灵,就是人工进化。” 所谓的人工进化,对企业来说,就是自主创新。德鲁克说,“没有人可以预未来,对未来最好的预测就是去创造它。” 主动创新,是适应变化的“幽灵”。

关于进化的争论。自从达尔文出版了《物种起源》以来,人们已经接受了进化这一理念。然而,对达尔文的进化论始终存在着争议。地质学的证据无法支持达尔文的理论。是否还有其他的进化形式呢!研究者,逐渐将眼光转向了拉马克。

拉马克也是一个进化论的信奉者,除了相信物竞天择之外,他还提出了“用进废退”的学说。这一学说已经被越来越越多的实践者所接受。

“达尔文进化的问题在于你要有足够的进化时间!可是谁能等上一百万年呢?” 在快速变化的世界,学习能力成为适应和生存的重要工具。凯利认为,学习加上进化,正是文化的一剂配方。通过学习和行为将信息传递给基因,是遗传同化。反之,由基因将信息传递给学习和行为,就是文化同化。” 文明的人类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共生体”,文化和生物行为互惠互利,互为依存,这是一个绝妙的共同进化的例子。互联网时代,我们需要的是共同进化,而不是你死我活思维和竞争。

进化需要时间,而现代的变化速度之快,又没有给我们留下太多的时间。因此进化创新,不应该是达尔文式的自然进化,而是拉马克式的人工进化。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