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3年09月29日

(2013-09-29 07:47:25)

                           为什么德鲁克的管理思想没有过时?(二)

                                     (2013.09.29)

 

昨天说到将企业管理中的新旧假设做一个比较,并尝试将这些假设对企业管理的影响加以分析。之后,大家可以对德鲁克的管理思想是否已经过时做出自己的判断。

 

今天从大的方面,从世界观的角度说德鲁克的管理思想为什么没有过时。

 

检验一种思想是否过时,最佳的办法就是看其世界观是否仍然正确。世界观影响一个人的信念系统。

辅导技巧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叫信念系统。信念系统由信念(believes),价值(values)和规矩(rules)组成。

 

信念是“事物应该是怎么样的”,或者“事情本该如此”的主观判断。

 

价值是事物的意义或在一件事或一个行为中能够获得的利益、好处。这件事可以为我带来什么好处?

 

规矩是事物的安排方式,清规戒律,是做事的方法、条理。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所谓假设,即人们的信念系统。当人们的假设或信念系统与现实不吻合时,大多人数试图改变的不是信念系统而是规矩,试图改变的是行为而不是思维。改变行为的创新我称之为行为创新,改变信念系统的创新我称之为思维创新。虽说改变行为可能导致思维的改变,但是要想有效地改变还是要改变思维。

 

中国历史上大禹治水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禹之父鲧相信治水应该“水来土挡”,遂用堵截的方式,在行为上做出过各种创新,努力并没有带来预期的效果。鲧治水失败,被舜所杀,并命大禹继承父业治水。大禹改变了思维方式,将堵截改变为疏导,最后成功地治理了水患。受到百姓拥戴,而建中国第一个王朝:夏。

 

管理如同治水,有什么样的信念系统,就会有什么样的行为。德鲁克用其一生精力试图颠覆西方人的信念系统,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他希望从信念的角度来改变人们对管理的认识,他希望通过提升管理水平来建设一个新社会,新秩序。

西方人在读德鲁克的著作时总是抱怨他在说“车轱辘话”,抱怨他说话兜圈子。(“He talks in circles“)之所以有这种感觉,是因为德鲁克的世界观与西方人大相径庭。

 

让我们先来审视一下德鲁克的世界观。德鲁克的世界观与其说是西方式的,不如说是东方人的世界观。德鲁克的创新恰恰基于信念系统的改变。他首先颠覆了西方的假设:世界是一架巨大的机器。

 

西方的思想家,哲学家从一开始就希望用一种机械模式来描述世界,柏拉图希望借助几何学来实现这一个目的。他将宇宙看作是一个刚性结构的实体。这种思维影响了后来的所有的哲学家,科学家,也逐渐成为西方的主流世界观。牛顿物理学影响了后来的物理理论,机械物理成为亚里士多德之后,爱因斯坦之前的重要思想。

 

机械模式限定了人们的思维,哲学家由此推导出因果关系,万事万物必然有因有果,因在前,果在后,一切都形成了线性关系。

 

1916年,爱因斯坦发表了“广义相对论”,这一理论打破了经典物理将时间与空间割裂开来的思想,时间影响空间,空间影响时间。时-空的概念替代了经典物理理论。不幸的是,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理论尚未形成新的思想主流。而德鲁克恰恰接受了相对论的思想,并将其应用到自己的工作中。

 

德鲁克眼中的世界是生态型,这一点我已经在《德鲁克的世界观》一文中说过,这里不再赘述。我想谈谈德鲁克的世界观与中国人之世界观的相似之处,以及此世界观在管理中的指导作用。

 

生态型的世界观是动态的世界观,是爱因斯坦式的世界观。这种世界观视世界为一个整体。在这个整体中万事万物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相互作用,相激相荡。中国人看世界从一开始就是动态的,就是时空相互影响的。这一理念体现在《易经》中。《易经》的思想影响了中国文化几千年,也让中国人有了自己的世界观。

 

《易》云:“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这三句话将中国人的世界观解释的淋漓尽致。易者,变化也。太极者,大一也。两仪者,阴阳也。阴阳者,时空也(阴为时间,阳为空间)。时间永远要变动迁移。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感叹的是时间的流逝。四象者,日月星辰也。四象随时间的变化迁移,生成春夏秋冬四季。四季者,生老病死也,万事万物之变化规律也。(关于《易经》请见我的博客文章《管理十三经》)

 

“大一”观念是中国人的世界观,变化无常是中国人的人生观。西方人也有“变化是唯一的永恒:之说。

 

企业实为一个整体,一个生态系统,虽分产(生产)、销(销售)、人(人力资源)、发(研发)、财(财务),但仍为一家公司。在一家公司内,它们是企业的器官。器官在一个实体内不会独立存在,而是服务于整体。各个部门相辅相成,谁也离不开谁。但都不是为了自身的目的而存在。是为了健康的组织而存在。只有有了“大一”的概念,才能建起团队精神,否则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独立,有其他部门没关系,势必难以合作。

 

德鲁克不仅仅看到企业是一个生态系统,他还看到社会更是一个生态系统。企业与社会的关系也是相辅相成。他将企业比喻为“社会的器官”,功能部门则是企业的器官。德鲁克还说:“企业是经济(社会)的创造物,也是经济(社会)的创造者。”(“Enterprise is a creature of the economy, but also a creator of the economy”)

 

机械式世界观很难看到事物与事物之间的间接关系。然而现实是事物与事物很少没有关系。

中国人的思维原本是生态系统,但是在接受了西方思维以后,我们开始慢慢地忘记了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将孩子与洗澡水”一起泼了出去,现在是回归的时候了。现代企业管理让我们有了找回传统文化精华的理由,德鲁克思想给了我们使用传统文化精华的方法。从这个角度来说,德鲁克的思想没有过时,而且正当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