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王维倩演绎上海老歌

(2011-12-04 20:48:40)
标签:

上海

王维倩

老歌

演绎

杂谈

第一次听王维倩唱上海老歌是在一位朋友的生日派对上。一直认为,被戏称为“靡靡之音”的上海老歌怎么唱都好听,无论是风声水起的民国时代的上海,还是从历史沧桑中走到今天的上海,《玫瑰、玫瑰我爱你》《夜上海》《花样的年华》《我有一段情》《蔷薇处处开》等许多上海老歌有着不同歌手的传唱,不同版本的演绎,然而,不同时代的听众对这些老歌却总是百听不厌。

那天的舞台上,一身鲜亮的旗袍,恰如其分地勾勒出演唱者标致端庄的身影,委婉的歌声里,我突然感觉到一种与众不同的震撼,它打破了人们一向认可的老歌的“嗲”,也似乎摆脱了“靡靡之音”限定的“柔”,它既不完全遵循传统,又不太理会世俗流行,它有一种特别的力量迸发,是一种现代女性的理解和诠释,我想,这也许就是王维倩的歌声有别于他人的地方吧。舞台上的王维倩忘情地唱着,她身上每一个细微的肢体动作都充满了节奏,都向观众传递着什么,正是这种型音交织的韵味感让场内每个观众听得如痴如醉,一阵又一阵的掌声,让她久久“下不了台”。

第二次听王维倩唱上海老歌是在马勒别墅的一次“克勒们”俱乐部的下午茶上,作曲家陈钢、小提琴家潘寅林、作家程乃珊、画家陈逸鸣、主持人陈燕华等纷纷到场,文化精英积聚的地方自然是谈文化、谈艺术、谈茶道、谈天说地之处。在马勒这个特定的场合和这个特定的人群中,王维倩演绎的上海老歌似乎又弥漫着别样的“风情”,——上海曾有的独领风骚的时代记忆和十里洋场上风华绝代的骄傲。

以后的好长时间里,我们有了以旗袍为主题的人像拍摄的合作,我们有了快乐的二人下午茶。生活中的王维倩,完全是个爽快的性情中人,我曾经好奇地问她,你唱美声的嗓子是如何来表现这些上海老歌?她说,我的唱法是长期的美声训练形成的,也是因一定年龄才有的对生活对老歌的理解,而许多认识的积累又和自己经常看书的习惯有关。由此,圆润浑厚的女中音唱出了老歌的新韵味。我突然理解为什么人们常喜欢说艺术是相通的,无论是形象思维还是抽象理解,沉淀在文化土壤中的艺术才会是经典的,才会经得起岁月的磨砺。

当我一不小心成了王维倩的歌迷后,期待她开演唱会的心情便与日俱增,期待在她的歌声里再一次地心与心的碰撞,情与情的交融,期待她的歌声让时光倒流,让美丽永存。

 

 

 http://s4/middle/642d9371gb343a1dd66a3&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