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规?“笑”规?
(2010-11-19 10:32:31)
标签:
李彤梨树县校规规则红袖章手机哈佛校长教育萌动杂谈 |
何保胜
三大纪律八项注意,是纪律严明的军队规矩。绿灯行红灯停,是交通规则。不带宠物进入餐厅、戏院等公共场所,是文明人都应遵守的规矩。规则、规矩是社会正常运行的基石,是社会有序运转的基础。不依规矩不成方圆。国有国法,家有家规,凡事都要有个标准、规则,不然一人一把号,猪往前拱鸡往后刨的,难免南辕北辙。
近来,从媒体上看到学校的五花八门规则,时不时因为其超出常人想象之外而引起人们围观。如江苏无锡一家学校“宿舍里不穿衣服处以5元~200元的罚款”;南京一大学在校园里设置“校园巡视岗”,让勤工助学的学生戴上红袖章巡视,一旦发现校园情侣的过分亲昵行为,“红袖章”就要及时上前提醒、制止;华东一大学规定08、09级中谈恋爱的同学将取消评优、评先以及拿奖学金的资格;南京一初中颁布多项规定:学生上课期间不准看电视,周末在家不准看湖南卫视,建议看中央电视台,生日不能跟同学过,不能使用电子产品,包括PSP、手机、电脑、MP3、MP4;兰州理工大学学生宿舍中不允许用布帘将床围起来,搞自我封闭,违者处以20~50元罚款,并视其情节给予警告以上处分等。这些校规像一幕幕荒诞剧里的情景,令人叹为观止。
这年头,一些人的想象力之丰富,早已超出你我想象之外。如河北新乐市教师进修学校附属中学曾经弄出一个“夜间不准上厕所”的规定:有胆敢擅自去厕所解手者,罚!学生夜间纷纷以食品袋泄急,常有破漏,弄得床上片片尿渍。记者问校方为何出此规定,校方答曰“方便管理”。而海口琼海嘉积中学出台的规定更加令人“景仰”:每天6:45,快走或跑至操场,呼吸新鲜空气,做健身体操10分钟,按时大便一次。晚上9:30,做柔软体操,大便一次,刷牙,想一想一日所做的事或写日记。一副校长对媒体称,该规定制定之初参照了省外一些重点中学的做法。
上管天下管地,还管人家拉屎放屁。这规矩,自古以来还真是不多见。新陈代谢这事吧,因人因时因状态而异,不论是夜间不准上厕所,还是每天必须大便两次,透露出来的都是令人哭笑不得的荒唐,无法想象制订这规则的人是用脑子还是用屁股在思考问题。校规的荒唐是一些教育者本身无能和粗暴的集中体现,想出那么荒唐校规的人,他又会用什么去“为人师表”呢?
更极端的是,校规成了“杀人利器”。吉林梨树县第四中学初一(二)班13岁的女生李彤刚上学一周,因头发染成棕黄色、头发长、在学校喝啤酒等行为,被勒令3次剪头,老师让家长把学生领回家教育,李彤到家后喝农药,9月18日医治无效死亡。10月9日,在山东临沂市第六中学西校区,13岁的七年级女生张悦因为不符合学校短发令要求,3次被赶出校门后,在家喝农药自杀。
常说“以人为本”,而教育是最应该以人为本的,却只看到这些荒诞规则背后的冷若冰霜,从中只看到“以规则为本”的懒散和冷漠。
看到某地一中学校长在讲话中要学习哈佛大学用校规看守哈佛,声称也要让校规看守他治下的学校。“违纪事件一经查实,一律严肃处理,哪怕是开除。因为高中教育不再是义务制教育,高中生已是成人或接近成人……”并严禁学生带手机进校,一再违反就开除学籍。为什么带手机要遭到这样严厉的处罚呢?这个校长说“手机能给本身就还处于萌动期的高中生带来些什么?一是谈情说爱,二是打架斗殴。”这挺有意思的,要开除学生时,就说学生“已是成人或接近成人”,应该咎由自取,而在说明为什么不让学生带手机时,又说学生是“还处于萌动期的高中生”,显得学生很不成熟,是需要师长保护的小羊羔。这学生到底是“成人”还是“萌动期”,就由着校长、老师视情况需要随心左右而定——按需定性。
学校的规则应是以教育为目的,以人为本,这应是学校规则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学校规则的灵魂所在,如果学校规则只是像工业产品流水线上的标准一样,动不动就以不合规则将学生开除了事,那还要自诩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老师干嘛?再说,这些奇奇怪怪林林总总的规则,依之行之,又会把学生塑造成什么样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