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状态复活”
易补生
在北京坐过公交,就知道高峰时段挤不上车无须太上火,戴红袖章、挥小红旗的公交协管员大妈会第一时间冲将过来,“上下其手”助你上车;在东京坐过地铁,就知道地铁站台的乘务员有多彪悍,他们经常三四个人一起把乘客“塞”进车厢,关键时刻还对乘客使出大绝招──“撅臀功”。但在东莞,几名列车员眼看乘客就要赶不上车,情急之下亲自协助他们爬车窗,却给东莞东站站长和书记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相关照片网上曝光之后,作为上司的广铁集团很生气,后果很严重。他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免去了东莞东站站长刘小平和书记廖栩珍的职务,理由很简单──“管理不力”。
没想到的是,相关报道上网之后,网民们更生气,后果更严重。新浪、搜狐等门户网站随即展开的在线调查显示,近九成网友认为广铁集团不应该免去刘、廖二人的职务;在网民的跟帖中,数十万人争相“盖楼”,为他们二人击鼓喊冤。
阴差阳错之间,刘、廖二人竟成了上周最引人关注的新闻人物。
过去这一周正好是今年春运的第一周,每到春运时,平日里习惯用人均面积来形容居住环境的人们,在火车上最关心的问题都变成了人均体积。要知道,大家通宵排队买来的不仅仅是一张火车票,更是回家路上的一点“立锥之地”啊。运气好点儿,你的“势力范围”可能是逼仄的座椅,困了还能打个盹儿;运气次好的,可以搬个小马扎坐在过道里,“横亘”在乘客如厕的路上;运气差点儿的,大概就只有蹲水房和霸厕所的份儿了。
可问题的关键是,要想“享受”春运列车上的这些服务,前提是你必须足够的勇猛,能够顺利地检票上车。据媒体报道,“爬窗门”事件中,这趟由深圳西发往信阳的1204次列车,途经东莞东站时,近1500位乘客仅有4分钟的登车时间。平均每秒钟上车超过6人,难怪会有乘客被逼采用“不走寻常路,哥我爬窗户”的非常手段。
其实,网民在这一事件中队形整齐地“一边倒”,并非他们不理解乘客爬窗上车的危险,也并非他们不知道乘务员应该对这种危险行为及时劝阻。只不过,春运期间买票难、上车难的现实语境,已经消解了他们对游戏规则的苛责,“犯规”的列车员变得“可爱”起来,反倒是严格践行游戏规则的广铁集团,因为“不通人情”而成了众矢之的。
春运中的“游戏规则”重不重要?当然重要。这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周期性迁徙”,规模越来越大,据有关部门预计,今年的出行人次将比去年同期增长7.7%,创纪录地达到25.4亿人次。无规矩不成方圆,如果乘客们都不讲秩序,如果铁道部门的工作人员都不守纪律,“和谐春运”必然只是一个传说。
也不是刘、廖就啥责任也没有。可是,有关方面免了刘、廖二人的职,问题就真能解决了么?网民之反感,在于铁道部门“罚”不到点子上,有抓替罪羊之嫌。“硕鼠”倒票、“黄牛”猖獗、“扒手”凶猛,哪个问题不比几个乘客爬窗要严重?真要追究起责任来,比一个小火车站长和书记更该被免职的人多了去了。
值得玩味的是,网民的口水似乎再次进化成了强大的武器,给事情带来了新的转机──被免职的站长近日低调地“满状态复活”了。据媒体报道,原东莞东站站长刘小平已调到惠州客运段春运组工作。
一月底被免职,二月初得到调令,2010年的春运应该会在刘小平的个人记忆中存活很久。当初,如果没有网友“多事”转发照片,列车员帮助乘客爬窗上车这种司空见惯的事情或许根本就不会成为新闻,也就不会让广铁集团感到形象受损,继而对站长和书记“开罚单”;但是,如果没有网民们后来的振臂疾呼,如果没有他们的发帖鸣冤,刘站长能否这么快“复出”就很难说了。
本文见报于《新华每日电讯》2月5日14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