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夜凉弹醒水仙花

(2010-01-26 10:23:51)
标签:

水仙花

曹雪芹

黄庭坚

文化

分类: 不动声色

    在西方,水仙花有“恋影花”之称,水仙正像一个寂寞清高的美人,“瘦影正临清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江湖夜雨

    又是春节将近的时分,清嘉庆时进士李仙福有诗:“凌波仙子态娟娟,瓷斗亲携相对看。偶向花前弄花影,满窗风雪不知寒”。

    在黄土漫漫,冰封大地的北方,群芳百卉之中,春节时能给人带来喜气和香气的也只有水仙花了。踏雪寻梅?可知道梅花不是何地都有,雪也不是何时都有,这“琉璃世界白雪红梅”,多数时候只能存在于诗里画里,好多人是无缘亲得的。

    而水仙却不同,只要一盂清水,她便能留在你的几案上,以她淡雅的香气伴着你走过冬季中这花事最寂寞的时候。

    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有诗道:“夕窗明莹不容尘,白石寒泉供此身。一派青阳消未得,夜香深护读书人。”

    宋人曾以杜诗中无咏海棠之作而遗憾,那说到水仙,更是委屈,翻遍《全唐诗》,竟无一首咏水仙花之作。有人说:不对,李商隐不是有“水仙已乘鲤鱼去,一夜芙蕖红泪多”之句吗?殊不知,这里的“水仙”,不是指水仙花,而是暗用《列仙传》中琴高的典故,相传琴高是战国时赵人,会道术。曾“乘赤鲤来,留月余复入水去”。所以,唐诗中是没有真正出现过水仙花的形象的。

    原因是,唐代时人们还没有广泛种植欣赏水仙这种花,既然见都没见过,何来题咏?直到五代时的陈抟,才写下第一首咏水仙花的诗。

    虽然明代文震亨曾在《长物志》中说:“水仙,六朝人呼为雅蒜”。但明代的好多书中所载往往是道听途说,不能当作考据的依据。水仙走入古典诗词就是宋代的事儿。

    宋代著名诗人中,最早酷爱水仙的是黄庭坚。杨万里后来曾戏称黄庭坚为水仙的“本家”,正是因为黄庭坚首先写了不少咏水仙的好诗。其中《刘邦直送早梅水仙花四首》中的这一首尤为出色:

    得水能仙天与奇,寒香寂寞动冰肌。仙风道骨今谁有,淡扫蛾眉簪一枝。

    值得注意的是网上有好多地方,都把“得水能仙天与奇”这一句归到“宋人刘邦直”名下,应该是弄错了。周瘦鹃先生的《花影》一书中,也错认为是刘邦直所写。大概错误就源于此处,然后网上辗转粘贴,以讹转讹,竟把黄庭坚的“著作权”给剥夺了。

    黄庭坚看来是一生痴爱水仙,他还有一首著名的水仙诗中写“凌波仙子生尘袜,水上轻盈步微月”,从此,水仙又多了一个雅号——“凌波仙子”。诗中所谓“山矾是弟梅是兄”,是说冬日能开花的也就是山矾(生长于浙江和江西的一种树)和梅花了。而且,水仙和其它冬日中的花不同,开头就说过,她可以直接来到我们窗前几上。对此,清康熙皇帝有诗道:“群花只在轩窗外,哪得移来几案间”(《见案头水仙花偶作》)。

    刘克庄有诗:“不许淤泥侵皓素,全凭风露发幽妍”。不用泥土,只要清水供养就能开花,这是水仙花最突出的特色。因此,水仙花在群芳百卉之中显得格外清高孤洁。杨万里有两首诗说:

    韵绝香仍绝,花清月未清。天仙不行地,且借水为名。

    开处谁为伴?萧然不可亲。雪宫孤弄影,水殿四无人。

    这里就将水仙花真正擢升到了“仙卉”的地位,水仙这样高雅的仙子,是不会沾上尘世的泥沼的,所以她即便落到凡间,也只借清水为驻足之地。第二首写水仙清绝之态:她开于冬日,长于水中,这“雪宫”、“水殿”上的风采,着实令人倾慕。

    想来水仙也是有些可怜,被植入一小小水盆之中,无草木虫鸟相伴,也是非常的孤单落寞。所以,同样寂寞的闺中女儿家对水仙也是很有感情的,正所谓“白玉断笄金晕顶,幻成痴绝女儿花”。

    清代才女金纤纤,被袁枚称为“闺中三大知已”,她于二十五岁就早早逝去。她有一首写水仙花的诗不可不读:

    枯杨馆池响枉鸦,招得姮娥做一家。绿绮携来横膝上,夜凉弹醒水仙花。

    在西方,水仙花有“恋影花”之称,水仙正像一个寂寞清高的美人,“瘦影正临清水照,卿须怜我我怜卿”。

    有时又觉得,水仙又像歌曲《白狐》中所唱的那种痴情女子,她虽然没有“千年修行,千年孤独”,但她也是经历了三年才能开这样一次花。在冬季清寒寥落的时候,她陪在我们的案头,开放出清香,而当春光明媚,百花争艳时,她却早已为我们所丢弃……

    (古典诗词鉴赏作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