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一口糯叽叽的南京春天

标签:
美食旅游 |
分类: 美食 |
在梅花山上人挤人,在香椿炒蛋里热爱过人生。
你终于正式入春。
当午后的南京温度最高已经悄悄攀升到二十度,你看着窗外的阳光,春心萌动:
还能做点啥,留住短暂的春天?
不如去街头巷尾晃一晃,晒个太阳,再吃一口软huhu的心动,在春天实现糯叽叽自由!
藏在仁孝里的许阿姨糕团店,照例是清明前的人气担当。
明明是工作日的下午,依旧围出了里里外外三层人的架势。一边疑惑“大家都不用上班的么?”,一边挤进人群里取号。
如果同样不赶时间,等待的过程里你大可在一旁悠闲地晒个太阳。
看看隔壁的小猪咪睡梦中伸了个懒腰,感慨初春的野菜(价格)正在疯长。然后阳光,在这一切的自然而然里,融进你的体温。
今年的许阿姨糕团店,仍旧是传统青团之路。
蛋黄肉松呼声最高,芝麻青团、豆沙青团,也有各自的簇拥。
清明节前后的麦苗嫩芽最是鲜嫩。榨成麦青汁,过滤出来纯天然的绿色。
而细滑软糯的青团,个个饱满扎实,卖相讨喜。整齐地摞在柜台上,令等候的人心情大好。
仿佛看到一片春天。
蛋黄肉松青团内,是整颗蛋黄交织着肉松。
而我更爱黑芝麻馅儿,醇香绵密的口感下,每一口都是糯叽叽的满足。
这是南京人不可错过的春日限定。
青团等号的时间里,建议往东走几步。
吃一口糯叽叽的武汉米粑,超车拥抱春天。
米粑,武汉方言里的“汽水粑粑”。
大米加酒酿制成米浆,在锅中均匀地摊开来。盖上盖子只等几分钟,闻到空气中的米浆香味逐渐变得浓厚,米粑就好了。
一定要趁热吃。
一面是焦脆的香味,一面是软糯的口感,回味中还带着丝丝甜味。
而这糯叽叽的口感,实在让人吃一次就爱上。
温度刚刚上升的初春,当体感仍能清晰地感受到空气里的一点点凉和一点点暖。
这时候吃一口刚出锅的汽水粑粑,晒晒还不太热烈的春光,简直太幸福了!
如果恰好路过乐业村,就别错过这根脆皮水磨年糕。
四元一根,价格涨了一derder。不过乐业村老司机真诚建议,这是搭配隔壁米线店的最佳CP。
如果赶上高峰期,买年糕排队是不可避免的。
水磨年糕放在铁板上,正反两面仔细煎好。刷上秘制的甜面酱,再撒上孜然粉和辣椒粉才算完工。
刷酱的时间里,你盯着属于自己的那根年糕,不自觉地咽了咽口水。
也太香了!
外皮被煎得特别酥脆,而内里的年糕仍然十分软糯。搭配上酱料的鲜味,口味层次感十足。
看起来平平无奇的年糕,一根下肚,本糯叽叽爱好者狂喜。
南京糯叽叽地图,宝藏打卡点+1。
南京的美食赛道,少不了茶南。说到糯叽叽也不例外。
福园街上,戚家手工馒头店。
午后的人不多,听说我们在找糯叽叽,老板娘开心的给我们展示她家的粘豆包。
粘豆包可以算戚家的网红产品了。3元一个,每个都鼓鼓囊囊的很扎实。
蒸过的糯米皮又薄又透,在阳光下清晰地透露着內馅儿。
分红豆玉米和栗子两个口味。掰开以后是肉眼可见的丰富馅料。
错落的玉米粒和红枣干、红豆以及各种粗粮交错在一块儿。
而板栗馅的,里面则是整颗的完整大栗。
微微的甜味与糯叽叽的口感,又一次完美结合。
黄陶茶糕店,在三七八巷低调了三十年。
不过糯叽叽爱好者,早就把它列入宝藏打卡点了。
油果子、米糕、糍粑、手工黑芝麻汤圆……这哪是什么茶糕店,根本是糯叽叽党的天堂!
一般从早上五点到晚上五点,一批糖油果子、糍粑卖完再接着炸一批,每种一天都能卖上百来个。
热油下锅五分钟左右,一批新鲜的油果子就出锅了。
不过想吃还是得趁早,下午晚些时候通常就卖完了。
不止是长辈给孙子买油果子当零嘴,每天骑着电动车路过的中年男人每次也都要带点吃的走。
雪白的糖粉,让人想起甜甜的童年。
一口油果子下去就是碳水超标的快感。
外脆内软,里层的糯米绵密拔丝,糯叽叽的一口接一口根本停不下来。
2元一根,甜甜的糖粉糊了满嘴,这一刻感悟了什么叫做“简单而朴实的快乐”。
——果然,纯手工制作才是成就美食的究极奥义。
然后忽感生活真好。阳光、美食、烟火气。
在这个还没完全回暖的季节里,你吃了好几口糯叽叽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