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振秋施雅君夫妇女程艳秋》及与其相关书目汇总链接
 (2013-12-16 12:12:25)
	
			
					(2013-12-16 12:12:25)		

 
程振秋,1936年生,常熟人。1954年拜黄异庵为师。自己又自学严雪亭的“四进士”和“十五贯”,听了严雪亭40天书。所以,他擅唱“严调”和“陈调”。他说表稳健,弹唱和表演风格酷似严雪亭。他做事认真,不马虎,何时创作什么书,每年演出过多少场次等等都有记录。1987年10月编“侠女仇”,1988年9月编“高王府”(即“王府奇案”),1999年1月编“乾隆遗珠”(即“还珠格格”),2002年7月编“天平侯”。
施雅君,1949年生,宁波人。少时自习弹唱。18岁与毛学庭(江阴评弹团)等拼档。1979年入上海东方评弹团。拜祁莲芳为师。先后与陆俊卿、马襄时、程振秋等合作,与程振秋共同编演“假婿乘龙”、“珍珠衫”、“青楼凤”、“侠女仇”、“高王府”(即“王府奇案”)、“乾隆遗珠”(即“还珠格格”)和“天平侯”等。她台风端庄,说表老练,嗓音宽厚,擅起悲旦角色,唱白均由情动,能按书情结合自身的特点变化发展形成自己的特色,大段唱有很强的艺术魅力。擅唱“王月香调”。
程艳秋1977年出生。师从父母程振秋、施雅君。擅长单档表演,严(雪亭)、杨(振雄)派尤为突出。现为上海新长征评弹团的优秀青年演员,曾获江浙沪评弹青年演员传统书目电视展演优秀表演奖。因父母都是评弹演员,程艳秋从小就受到家庭的熏陶,对评弹有着一种特殊的情感。作为一个很有潜质的评弹演员,程艳秋的表演老练,对传统的杨调、严调老作品的把握彰显功力,对新作品的理解与驾驭能力也具有相当的水准。她表演的传统长篇弹词《珍珠衫》、《假婿乘龙》和新编长篇弹词《还珠格格》,受到广泛好评,被称为是“江浙沪码头上受欢迎的女单档”。
2001年获江浙沪传统书目优秀表演奖,2006年第三届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获得表演金奖,2009年获第四届中国苏州评弹艺术节节目奖。
------------------------------
乡音本场先生程振秋、施雅君、司马伟与听客零距离座谈会 
座谈会已是第六次举办了,这回是乡音本场先生程振秋、施雅君、司马伟与听客零距离座谈会(还应有程艳秋,读书请假未能到场),乡音听客纷至沓来,一会儿便人满为患,于是走廊里也坐满了人。
主角是程振秋,他是一位前半生坎坷、后半生得意的苦人儿,坎坷么,其实大家多少知道,也是程振秋先生常常在书坛讲的,那便是被囚青海的22年,这次零距离接触,更是讲得分明了,往事不堪提,然每每他要提,不过,总算是邓小平,拨乱反正,平反,现在他是很得意了,爱妻施雅君对他十分体贴,特别是女儿程艳秋,比母亲施雅君更了解父亲呢,一直在母亲面前讲父亲的好话。你看,尽管无锡的书场有一段时间用不当的理由拒绝程的演出,在无锡的郊区,他们有一处“别墅”,是乡民们优惠的卖与他们的,在空暇的时光,程振秋一人坐在宽畅的配了立式空调的书房里,埋头写作《天平侯》,而夫人下厨,只吃饭时才出来,翻来张口。你们有吗?
前时程在乡音说书时曾眩耀过他的名表,说是女儿送的,这回因明天六月十八日是父亲节,说是又买了好礼要送爸爸。你们有吗?施雅君之所以看中程振秋是因他中国文学的基础好,会写。也是他们俩,在艺术上培养出了程艳秋这个书坛上有一席之地的女儿,是程艳秋挑选了也是文笔好的司马伟作为程艳秋的上手。
司马伟的话不多,说有的人靠这,有的人靠那,他自己靠的是写本子,是啊,每个人总要有点特长才好,才能立足于社会,才能有所发展。座谈会内容丰富,只能写一点,最好有机会亲自参加。
------------------------------
请尽早解决一名评弹大师的退休金问题 
  近日,评弹名家程振秋施雅君夫妇在老裕书厅演出新编书目《天平侯》。场场爆满,双休日听众达210多人。程施二位先生“说噱弹唱演”都有很深厚的功底。程先生的“严调”韵味浓厚已接近严雪亭的水平。
  程振秋先生是评弹界大才子黄异庵的嫡传弟子(杨振雄的《西厢记》就是黄异庵所创作的),有着很深厚的文化根底。他创作了七部长篇评弹书目和二个中篇节目。《珍珠衫》、《天平侯》、《高王府》等自编七篇长篇书目都有很高的票房价值,深为广大听众所欢迎。程振秋先生创作的中篇《包公休妻》还得到上海文化艺术的“优秀成果奖”。这是当时的最高奖项。有名的京剧《曹操与杨修》也是得的“优秀成果奖”。程先生非常热爱评弹,非常敬业,除了自己72岁高龄仍坚持在书场演出,还精心培养了程艳秋、惠中秋、华一芳、濮建东等九个学生。程先生对有的青年演员不愿进书场演长篇的状况很是担忧,认为如此下去评弹的传承发展有问题了。同时,程先生对此也表示理解。他说:“演员进书场演出收入相对太低,应该增加进书场演出的补助,而且要直接给书场再转给演员。”程老先生在垂老之年对评弹的传承发展如此关心令人敬佩。
程振秋先生的一生是评弹艺术的一生,也是坎坷的一生。因众所周知的原因,忠厚老实的程振秋1958年11月22日被捕,在青海度过了苦难的21年,直到1979年2月31日拿到苏州中级人民法院的平反通知。然而,72岁的程振秋虽然对评弹有较大的贡献,却至今得不到退休金和有关待遇。据说要补办手续还有困难,因为有关单位数次搬迁,程振秋的档案找不到了。为此,评弹听众都认为不公平。王鹰等评弹老艺人都表示愿为程振秋作证明。吴生认为,应该相信有关单位会认真负责的,有关部门也会密切关注的,绝不会不作为的。程振秋必能得到公平正义的待遇。这是社会公平,是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苏州吴生
******
编后:保护传统艺人是保护传统艺术的首要内容,如果相关的传承者连起码的待遇问题都得不到迅捷、热心的解决,无疑是令人遗憾的。吴生来信,言语恳切,表达的正是对“人”的关注和祝福,这也是民意所然。我们愿意看到有关部门能拿出“只争朝夕”的精神,克服困难,及早解决问题。
--------------------
请破格处理程振秋问题(读者中来)2007年06月22日黄祖耀彭慎之 
 
 
“85政策”抹煞相关群体为社会作的贡献是不公平的。“85政策”规定:在1985年以前离开企业的已退休人员,不属于劳动部门的管辖范围,也就是说他们的“工龄”全部无效,他们为社会作的贡献也被抹消。这是不公平的。众所周知,计划经济时期企业利润都是国家的,因此在计算退休人员养老金时有一项“推算储存额”。这一项应该是由国家承担的,明确表示国家对1985年以前的“工龄”即相关人员对社会的贡献是负责的、承担责任的。同时退休人员增加养老金时“工龄”是重要的因素。这“工龄”当然包括85年前的。为什么“85政策”规定的相关人员的“工龄”就不能得到相应的还报呢?我们认为应该一视同仁。这是社会的公平正义。
社会保障必须覆盖全社会,特别是弱势群体必须得到双倍的重视。“85政策”的规定遗弃了相当大的一个群体。这是不合理的。一位市政协委员和我们在讨论这一问题时,她说:“‘85政策’排除保障的群体中大多数是弱势群体,有的非常困难。”我们认为:社会保障必须覆盖全社会,对弱势群体更应关注,“85政策”遗弃排除相关群体是社会的不公平。现代社会,特别是社会主义的和谐社会应该保障每一个人的基本生活基本医疗,即使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的人也应如此,况且这“85政策”相关的人对社会是有贡献的(他们有工龄)。这是社会的公平正义。
我们认为,目今应尽快在深入调查研究后重新讨论修正“85政策”,同时对特殊贡献特殊遭遇特殊困难的相关人员破格对待,让这位评弹老艺术家能安度晚年。这是对人的关心,也是对传统艺术的关心。
------------------------------
施雅君 
 
 
 
 
 
--------------------------------
本博客中有关《程振秋施雅君夫妇女程艳秋》书目的汇总链接:
编号 
程振秋
施雅君(与上相同不再列出)
01.林子文 (音频专辑) 01/24 王尧年施雅君 (缺9、10回)
程艳秋
02.蒋氏夫人 
03.假婿乘龙(视频专辑)01/22
回公堂审讯 
 
 
 
00.程振秋学生 程艳秋 徐剑秋 
 
 

 加载中…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