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欧阳修的书法风格
丁前进 周宏玮
【摘要】
欧阳修是中国北宋时期一位著名的书法家和文学家,他的书法风格独具特色,被誉为“欧体”。书法造诣颇有建树。苏东坡曾评价他的书法:“用尖笔乾墨作方阔字,神采秀发,膏润无穷,后人观之,如见其清眸丰颊,进趋晔如也。”他的书法作品,精湛的技艺和精美的造型让人不得不感叹其卓越才华。
【关键词】
欧阳修
书法造诣
欧体
颇有建树
欧阳修是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为文以韩愈为宗,以文章负一代盛名,名列“唐宋八大家”和“千古文章四大家”中。
欧阳修亦是中国北宋时期一位著名的书法家 ,他的书法风格独具特色,被誉为“欧体”。 欧阳修出生于一个书香门第,自小酷爱读书。他勤奋好学,阅读广泛,天资聪颖,书法造诣也是颇有建树。苏东坡曾评价他的书法:“用尖笔乾墨作方阔字,神采秀发,膏润无穷,后人观之,如见其清眸丰颊,进趋晔如也。”他的书法作品,精湛的技艺和精美的造型让人不得不感叹其卓越才华。
在欧阳修的艺术创作中,他所涉及的范畴非常广泛,包括散文、诗词、书法等等。欧阳修的散文以精炼、通达、语言优美、意境深邃见长,他的代表作品《醉翁亭记》、《秋声赋》等都是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而他的诗词则更加婉约清新,受到了后世文人的极大赞誉。此外,欧阳修的书法艺术也是他的又一绝技,他的楷书深得唐代颜真卿、柳公权的精髓,刚柔相济,独具一格。
欧阳修酷爱书艺,自幼至老学字不辍。 自称“余每见笔辄书”。他临习的前代书家有欧阳询、颜真卿、李邕、怀素等。学过真书,也学过草书。《学真草书》说:“自此以后,只日学草书,双日学真书。真书兼行,草书兼楷,十年不倦,当得其名。”自称平生爱好虽多,只有学书是最爱。 欧阳修终生爱书,自然对书艺所悟甚多。
欧阳修善写行书、楷书,他的楷书尤为出名。他的迷弟苏东坡曾中肯地评述他的书法特色:“用尖笔乾墨作方阔字,神采秀发,膏润无穷,后人观之,如见其清眸丰颊,进趋晔如也”。这段话不但明白地指出欧阳脩的书法面貌,也同时赞誉了他的仪表风范,可谓“书如其人”。
欧阳修欧阳修楷书的艺术特点:
一、严谨工整、平正峭劲。字形稍长,但分间布白,整齐严谨,中宫紧密。主笔伸长,气势奔放,有疏有密,四面俱备,八面玲珑。
点画配合,结构安排平正中寓峭劲。笔画中段的力度,一些横画看上去中段饱满,得“中实”之趣,一些字的主笔向外延伸,更显中宫紧密。
二、雄浑厚重,颇有气韵,挺拔有力。其书法于清秀之处,又存铮铮硬骨之风貌。字体大多向右扩展,重心稳固,无欹斜倾侧之感,得寓险于正之趣。用笔方整,略带隶意,笔力刚劲,一丝不苟。
三、反对陈腐、提倡改革。欧阳修在书法上跳出了当时的传统,独创新风格。 他融汇了古人之长, 形式上注重韵律、节奏的和谐感,又不失书法的古风韵味。他提出的“千变万化,变化才有乐趣”一语道出了他不断改进、探索书法的态度。
四、端庄典雅。欧阳修的书法格调高雅,造型雍容大方,肃穆端正,在设计构图方面自然得可以得心应手。欧阳修的书法可以说是北宋书法的代表作品, 他在书法上不断追求创新,力图超越前人书法的局限,不断求变,结果取得了举世闻名的成就。欧阳修的书法作品一直备受后人的推崇和研究,它丰富了中国书法的历史积淀,提高了书法的文化价值和维度。
总之,欧阳修的书法特点包括:笔势洒脱自然、线条流畅有韵律感,重视笔画的协调、厚重和变化。他的楷书苍劲有力,行书疏淡飘逸,草书则大胆豪放、富有变化。此外,他的书法造诣深厚,能够融合古今技法,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值得一提的是,欧阳修注重形神合一,他的书法融汇藏传佛经、道家、儒家等不同文化体系,呈现出一种独特的精神风貌,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
欧阳修的书法对后世影响深远,不仅影响了宋代和元代书法的发展,也影响了后来的书法家和文化人的创作。他的书法成了中国书法史上的一个经典,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