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天堂 第二季——7,看不见的村庄

标签:
旅游 |
分类: 匍匐在山路 |
到达雨崩下村的第二天上午,我们就出发去神瀑。去神瀑,是为了拜谒,但一路上风光明媚,亦深得游览玩耍之趣。
沿着森林里的小路,神瀑看着不远,慢慢行去,走了四个小时。
小河边堆着的石头是简易的玛尼石堆。路上有个广东腔的男游客问导游:到处堆的这些石头是干什么?导游告诉他:是祈福的。
“玛尼”,是六字真言“唵嘛呢呗咪哞”的简称,藏区的人们在石头上刻下六字真言,这样的石头或者石板就称“玛尼石”;“玛尼堆”就是人们把玛尼石或者刻有动物、神像等的石头堆在山间路口湖边江畔,任日光朗照、狂风劲吹,仿佛阳光风雨在亿万遍地关注、诵读石上的佛像经文,成为长远的祈福。久而久之,人们也会在自己认为的神圣之地随手捡来普通小石块堆成石堆以祈福。
(图片来源:百度 摄影:佚名)
从森林到更深的森林……
每个挂满经幡的地方,都是内转经路上的神迹,这密林里挂满哈达的古树又是什么来头呢?
湿润而向阳的草坡是野草莓生长最好的地方,歇脚的时候,我采了好多包在手帕里,一路走一路吃,甜呀。
要注意区分,野草莓和蛇莓是不一样的:
上图左边是野草莓,甜甜的微酸,味同草莓,好吃;右边是蛇莓,有小毒,我们小时候把这个叫做蛇果(在美国蛇果没侵蚀进社会主义社会之前,后来有了美国苹果,我们的蛇果反而不能叫蛇果了)——孩提时总是被大人告诫说,这是蛇爬过的,人绝不能吃——“俗传食之能杀人,亦不然,止发冷涎耳”,其实蛇莓可入药,生吃不宜,但捣烂擦敷或者煎汤服用可以治病,是“有神效的疔疮药”,其多糖部分还有“明显的抗肿瘤活性”。
路上的小溪流上都架了木桥,有着可爱的桥柱。行至半途,我们遇到了一位西当村民,他给两位游客当导游。打过招呼,他跟我们聊了起来:
“你们看那边的山坡,”他指着远处缅茨姆峰脚下的小山说,“就是那两个男的被发现的那边。”
他说出了这样一个故事:
小山上方、缅茨姆脚下有一个村子,从飞机上看得到,但实际上我们人看不到。这样的村子在这一带有两个,一个在这里,另一个就在西当温泉背后。人们爬上去虽看不见,但是村子存在着。
那看不到的村子里的人吃一种石头,白白的。有时候,这边村里的牛不见了,就是被那边村里的人带去栓住了。这边村里的人就去请活佛来算,怎么找牛;活佛会教他们到牛打失掉(打失:意为不见、失踪)的岔路口去烧香,香下面就放这种白石头,打碎掉供在那里。这样做了之后,牛就能回来,但是回来的牛都变得很瘦很瘦,皮包骨。
“吃白石头的村民”令我想起《夜雨秋灯录》里的一个叫做《先觉僧》的故事,僧人先觉外出云游,到了终南山,饥渴无人之处遇到了一位古衣冠者,用身上带的匙子从石头里挖了水给先觉饮用——这石头里的水古人名之“石髓”,清凉渗膏、凡人饮后不用吃饭也不会饿,身体轻健,可日行四五百里。
平凡人类所能感知的三维空间之上的更高维度空间,在终南山也好、卡瓦格博也好,离我们如此近距离地存在着吗?
另一个问题是,那两名死亡男子,会不会是因为从某个维度上“看到”了“看不见的村庄”,以至于他们想要去接近那里而导致事故发生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