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的天堂——4,措那冰湖

标签:
白马雪山白雪茶纲目拾遗措那旅游 |
分类: 匍匐在山路 |
4,措那冰湖
到叶日牧场放下行囊,跟阿祖同一个牛棚的格桑给我们打了一壶酽酽的酥油茶,喝罢茶,看时间尚早,Kin叫我们就向冰湖进发。
冰湖措那,藏语发音在次和措之间,意思是无底。据说牧人曾经用长绳栓着石头探测冰湖的深度,绳子放到头也没到湖底。措那跟所有神山脚下的冰湖一样,传说很多,比如说到了冰湖不能大声喧哗或有其他对冰湖不敬的行为,否则一定会电闪雷劈、下雨落冰雹。
离开牛棚,我们攀上南边的高山。
走到半途,飘起了细雨,细雨转瞬就变成中雨。山路其实不是路,而是无数细小水流冲刷碎石形成的陡坡。一脚一滑地慢慢往上爬,溪涧对岸隐约可见打满了花苞的大树杜鹃,偶有一株盛开着粉红粉白的杜鹃花。脚边随处可见正逢盛花期的矮杜鹃,花儿多在铜钱大小,植株高度在20-50厘米之间,喝饱了雨水,开得愈发兴致勃勃。
Kin说,翻过这里,雪山下面就系冰湖啦。
Kin这是第五次进白马深处,除了牧民、采虫草采菌子的当地人和保护区的工作人员之外,他恐怕是进白马最多的外地人了吧?说起Kin来了那么多次白马,连另外一些香格里拉的朋友都很讶异,为什么?白马有这么吸引人吗?我没问过Kin兄,白马为什么吸引他。在我看来,不被白马吸引才是怪事。但被它吸引,还能一次一次从五千里之外舟车劳顿来亲近它,这需要的不仅仅是一点点自虐精神……
到雪山脚下,没有看到湖,举目所及是一片冰雪。
我还以为冰湖没有了。Kin往侧面的山坡爬去,要拍全景;老米往前走,去探冰湖。
天气瞬息万变,看看右边是阴天,
转头往左时又露出了一角蓝天。
在巨大的浮冰上行走,不知道脚下是实地还是湖面。冰层薄处某一个窟窿踩塌,也许我们就会落入湖水,无底的措那冰湖。
我终于小心翼翼亦步亦趋地跟着老米走到中心位置。冰湖仅存的湖面只有篮球场大小,其余全部被冰雪覆盖。雪山冰川融化的水从冰湖一侧的某个巨大窟窿流出去,形成我们上来时一路轰鸣奔腾的溪涧,源头的湖面却悠然平静。越是平静,越是深不可测。这是水之理,亦是人之理。
回头望望,远处连绵的山峰像不像一个卧佛?
抬头看看,山梁上的身影是Kin在拍照。
冰湖旁的小山头上长着好多白雪茶,我一看就欢呼雀跃。以前跟采虫草的人上山玩,虫草我是不可能找到的,所以采白雪茶就成了我上山的唯一收获。老米帮我一起采,很快帽子里就装了一大兜。
近看长在地里的白雪茶是什么样:
白雪茶是地衣裳类地茶科植物,生长在海拔4000米以上,据《本草纲目拾遗》中记载:“雪茶本非茶类,乃天生一种草芽,土人采得炒焙,以代茶饮烹食之,入腹温暖,味苦凛香美”。清热消暑,生津止渴,清肝明目。香格里拉本地人主要用来治疗咽喉炎,资料上记载对高血压和神经衰弱也有疗效。我们后来一路旅行,有些热气上火,我扁桃体发炎肿了起来,就用白雪茶泡水喝,两天就消肿了。
相关阅读:
最后的天堂——2011年白马雪山及澜沧江岸藏族村落春游记
最后的天堂——2,深山“闹鬼”客栈
最后的天堂——3,林中仙子
最后的天堂——4,措那冰湖
最后的天堂——5,养孩子吧,猪
最后的天堂——6,牧人阿祖的一天【藏族酥油制作全过程图】
最后的天堂——7,牧人格桑【藏族“芝士”制作过程】
最后的天堂——8,女儿加呀朵子
最后的天堂——9,翻越受阻
最后的天堂——10,一份准备了两个星期的点心
最后的天堂——11,挥别牧场
最后的天堂——12,天下第一面与山泉水煮老猪肝
最后的天堂——13,孤独的守林人
最后的天堂——14,德钦休整
最后的天堂——15,茶马古道上的古渡…
最后的天堂——16,佛山和那即将逝去的
最后的天堂——17,桃儿成熟时
最后的天堂——18,把妹妹嫁到楚巴去!
最后的天堂——19,杯酒笑春风(完结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