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跳舞的地方——致节日美人

标签:
杂谈奔子栏舞蹈藏族美女三八妇女节 |
分类: 高城矮事及香格里拉找食记 |
今天是女人节,又在藏历新年期间,贴几张奔子栏的照片贺一贺,给大家瞧一瞧藏族贵族美女及她们的后代们。这是汉农历新年拍的照片,大体上就是这样的一个调调——
这面墙漂亮吧。当然,都是女人。男人可没福气穿得如此花枝招展。
奔子栏是德钦县的一个乡,但地理上跟德钦和中甸县城差别很大。奔子栏位于金沙江边河谷之中,靠近江边的地方,海拔仅一千多米,比德钦和中甸低了近2000米。奔子栏在云南是个小地方,没多少人知道这个地名,但它在西藏赫赫有名,很多西藏人以为云南就是奔子栏,奔子栏就是云南。这可能跟西藏人爱用奔子栏出的木碗有关系。不过,这不是今天的主题。今天要说的是,奔子栏的藏语意思是“公主跳舞的地方”。传说是曾经有个公主从这里进藏,停留歇息并在此地游戏舞蹈。这个公主估计是大理或者丽江那边被打败的国王的女儿,类似文成公主那样的命吧。没考证过,猜的。不过,奔子栏美女多确是事实。
很多女人都这种庄重的美,
不过瘾?再看——
连小小女子,也气度不凡,
加上开头那色彩斑斓的人墙,看得出她们是在等候。从喜庆的颜色和她们的表情看到,这绝对不是“嗟我怀人”那样的事情。
等的是这些爷们。男人一早集体上山拜拜,大约中午,从山上回来,女人们就在大路上或者村口迎接。接回村里,就是例行公事般的跳舞了——
奔子栏女性的服装是比较特别的。第一是她们的裙子,是百褶裙。第二是她们的头饰,是包头。第三是没有水袖,舞蹈时只用手绢(也有随便抓块小毛巾的)。第四是腰部的裁剪,是宽腰——据白老师说,这跟藏族好细腰的风俗很不一致。
当然不会是公主跳一下舞就在那里撒豆成兵似地留下了一群后代,据奔子栏人说,他们是皇族后代,打仗打到这里来的。还有,据他们自己说的跟观察到的,奔子栏人的身高似乎是一代不如一代了。奶奶辈美女们身高均在一米七十五以上,妈妈辈就只有一米七十左右,到目前正花样年华的姑娘们却只有一米六十多——估计是跟矮小瘦弱的汉族人通婚给通的……
身上的挂饰倒是跟其他地方的藏族差不多。胸前那个最厉害的是这样的——
这个小女孩穿的是西藏那边的服装——
西藏样式只限于小女孩。下面那个小孩正在作本地穿扮。光一个脑袋,盘头,盘毛线,再缠块绸缎,比西藏的复杂许多。我要有女儿,一定得这样打扮她。
这小姑娘亦有庄严之相。
年纪太大,跳不动舞的老人家穿得比较朴素——
这颜色这花,只能说是据他们说穿得很朴素了。
非同一般的打扮偶尔也会出现,比如这个——
这个发型跟耳环,在我们看来很普通,可她凑在奔子栏看热闹的人堆里就显得十分另类了。这个现代派美女是国家干部。还有一个另类的男人,奔子栏本乡人去了印度修行回来。偌,是这样的——
连看跳舞都带瑜伽的。
藏族妇女的地位比较高。女主内,男主外,女人就顺便把家权给掌握了。男人在外面,赚不赚钱,女人不怎么管,只要男人身上带着回来的,那就是女人的。不出外的男人,就干种田和放牛这样的苦力活。如果连这些都不干,那就只能学着汉族人打打麻将,再加带带孩子。看起来男人纯粹一个游手好闲的款,但实际上是说,屋子里头没你的事。
男人面子还是有的。有些事女人是不许干的,比如拜神。所以,逢年过节,男人貌似还有点大老爷的样子。(男人的个头也是一代比一代矮啊,老辈子们个个站出来都一米八几——唉,锅还是老的帅……)
嘿嘿,能不乐吗?今天这些娘们真殷勤,都接到国道上来了。
最后,严重声明一下:这些照片不是我拍的。实在是喜欢奔子栏的女性和她们色彩斑斓又显庄严的服装,就从朋友的相机里一股脑儿拷贝了下来。所以,要感谢我们慷慨大度的朋友阿玉妹妹——MS就是下图那个不守交规正横穿214国道的——
她在那里写她的博士论文,事关女性地位,已经若干次从广州到昆明往返奔子栏。暂时关于奔子栏的事情莫要问我,我只是偶尔会乘车掠过那儿的一个过客。奔子栏是她的地头。看她那过马路的劲头,赞一句——田野中的舞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