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框尺寸:高23公分X宽18公分X厚1.8公分
照片尺寸:高18公分X宽14公分
接上一篇:
等胶料干燥以后,将木坯正反面打磨平整,开始测绘图案,准备制作了。
可以采用复印拷贝的方式,直接用复写纸将图案复印到木头上。我这里是采用下料模块画轮廓,再手绘图案。对于像红檀、桑木这类木头颜色较深的,可以用碳素墨水来勾画图案,加工时可以看的更加清楚,而对于像香樟木或红心杉这类颜色较浅的木料,用2B铅笔已经很清楚了。

这里香樟木因为是采用整板下料,所以它的外形在一开始就已经锯出来了。
用线锯机加工外形,我喜欢在晚上加班进行,没有干扰,厂区所有的人都已下班,很安静,除了线锯机的马达声。接下来的两三个小时的线锯工作中,你完全沉浸在一种愉悦的遐想中。这是一种自然而然产生的思维过程,我常称之为“灵魂出窍”。双手按照画线来锯料在这里已经成为一种机械动作,无需引导,自动进行。脑海里往往在思索诸如组织博客内容,设计新的产品,比较加工方法等。
看着宝贝外形慢慢呈现,感觉又向前进了一步。这个过程着急不行,木料很硬,又很厚,线锯速度不能快,只能慢慢顺其自然,如果求快,来自德国的线锯条特别容易绷断,而且锯条还会因为压力向两边让,造成断面不垂直。
用立铣床分台阶先铣去一些不要的内容,可以节省手工雕刻的时间。直接利用立铣工作台来固定相框,进行粗雕刻加工。
先用圆弧刀修出大的毛坯轮廓,再考虑如果进一步雕刻细节。
这里再用铣刀修出第二个台阶面,使得两边边缘部分约低于雕刻图案2毫米左右。
粗加工好的相框毛坯。
准备细致雕刻了,不过在雕刻前,还是要把图案描绘好,确定加工边缘。
粗加工完成后,开始进行细致的加工。我先从里边框开始,用不同粗细的砂纸固定在圆木上,打磨修整圆弧斜面。打磨前,先给相框内侧画线。采用土办法,把铅笔用胶带固定在木杆上,计算好间隔尺寸。
香樟木的相框内侧预留面比较厚,可以做双R弧面雕刻处理。而苦栗木的预留边比较薄,看来只能直接做斜面处理了。
苦栗木相框面是分四块粘接的,在立铣床上加工时,有两个角因为受力较大,顺着木纹裂掉了小角,现在另外采用小角补上。
苦栗木的留边比较薄,所以斜边打磨也比较浅。看来只能做一种简单的斜边处理了。不知道要不要修出台阶面,我也不知道怎么处理,只能做一步,想一步,有时候情况变化,原先设想的结果要临时变通了。好在准备了五种木料的制作样品,可以试制不同的装饰效果。
由于昨天晚上澳门MM定制12块20孔大绕线板,打乱了我的计划,看来不能同时加工几个相框对比效果了。现在,只能先加工出一个苦栗木的相框,解燃眉之急,不然,时间就来不及了。
两边开始雕刻圆R弧边,事先没有确定弧度大小或形状,完全凭感觉。
再一次画上图案,要雕刻玫瑰图形了。
动员了我所有的不同R大小的圆弧面雕刻刀,而且几乎都要用上。
先雕刻图案的外轮廓台阶面,回头再修整图案中间的立体浮雕面。
现在的雕刻过程显得十分简单,把图案部分留下来,不需要的部分雕刻掉,注意保持处处圆弧一致就行。
初步雕刻完成的毛坯。检查时发现,在前几道工序中,图案部分的弧度预留的不够,应该留厚一点,这样立体感更加突出。在第二块香樟木的相框中,图案的厚度预留的多一些,通过比较可以发现这个问题。再有右下角的图案可以像左边一样修整小一点,可以解决图案厚度不够的问题。左下角也是在修正这个问题,图案向后退了5毫米。
几种光线下的毛胚效果比较。正在进一步深入修整。
时间已经不能再拖延了。先做好一个再说。开始进入最后一道工序 --
涂覆亚光油漆,是否要做旧处理。按说这次应该用高光面漆,又新又亮。
油漆前的备注留底。有点高雅的感觉吗?还要好几道油漆、打磨、抛光工序,需要更加细心,效果应该比现在更好,继续期待哦!呵呵!
现在,你无论如何看不出几块拼接的木料有不同的色差。似乎看上去上下两块木片颜色深,左右木块颜色浅,或者说至少现在看上去木头颜色基本一致。可实际刷上底漆后,正好相反。看来,在选料的时候还要注意木头色泽的尽量一致。(国外有经验的大师都是事先用酒精刷在木板上看色差)。
灯光下的拍摄效果,好的木头可以直接抛光,不用上漆。这块木料是苦栗木,木质不是很硬,要涂刷油漆才更加美观耐用。
自然光线下的拍摄效果。下图开始涂刷底漆,固化各种毛刺和孔隙,最好每一遍底漆干燥后稍稍打磨一遍再刷第二遍。
把相框反过来拍摄,看不出色差,是不是有点奇怪呢?
利用等待底漆干燥的时间里,把衬板、玻璃做好,还有背后的支撑架,挂钩、固定夹等。
还有一个最重要的信息不能忘记了,要把两个新人的名字的第一个字母问好(我还不确定呢,要打电话),在相框的什么地方刻上去(也没确定),这就真正独一无二了。
这里用一些电影明星的黑白老照片来测试展示效果。有你喜欢的明星吗?
我的定制小店:【木趣坊】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