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师经》教师控制情绪岂能只靠个人修养(威海三中吴宾)

(2018-09-09 23:58:16)
标签:

转载

分类: 教师培养与管理

人都有情绪,有的人情绪好,有的人情绪坏。有的人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而有的人却容易情绪失控。情绪失控、脾气暴躁的老师没有好人缘,与同事相处得不好,也不会受到的学生的爱戴。可以说,情绪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老师工作的成败。

大多数老师都希望自己有好的情绪,并且能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不想因为情绪失控给自己带来难以弥补的损失。很多老师想通过学习国学、心理学等方式,提高自身修养,从而能熟练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可是老师们却收效甚微。因为决定情绪的主要因素是人体内部的各种激素,而不仅仅是个人意志。

现在很多“大师”在讲情绪控制,他会告诉你,什么情绪正确,什么情绪错误,什么时候该控制自己的情绪。可是,当一个人情绪来的时候,努力憋着,不让情绪发泄出来,虽然没有给自己带来不良影响,可是却会给自己的身体带来很大的“内伤”。很多老师因为过多的压抑情绪,而导致身体出现疾病,甚至是很严重的疾病。我们常说,要给学生的情绪开一个发泄口。我们老师的情绪也需要发泄口,可是在学校既不能对着同事发泄,也不能对着领导发泄,更不能对着学生发泄。有的老师在学校压抑的太久了,回家对自己的爱人、孩子大发脾气,导致家庭不和睦。

所以,我们不得不去关注情绪背后的重要原因——人体激素的分泌。我们首先说几个简单的事实。当女性到了更年期的时候,由于体内雌性激素降低,结果导致容易发脾气。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的人就会产生甲亢,脾气暴躁,容易动怒。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他们自身知道谈恋爱是错误的,可是由于自身性激素的影响,也会谈恋爱。有一些学习成绩很好的孩子,心里也有一种对异性的强烈喜欢,但只是一味的压抑自己,结果反而更容易做出一些出格的事情。当一个人年龄很大,五、六十岁的时候,因为体内激素的原因,看到年轻的男女过分去亲密就会难受。这些都不是仅仅靠学习国学、心理学、提高个人修养等就可以改变的。

人体内的激素有几十种,很多激素对人体具体有什么影响,医学上也没有完全搞清楚。但这不影响我们对激素影响情绪这一基本事实的了解、分析和干预。我们不能认为改善情绪主要方法是学习和提高修养,而忽视了激素对情绪的所起到的至关重要的作用。

人体内的激素的水平有一个正常的范围,在正常范围之内,人就是正常的。但人的激素水平在正常的范围之外,人就应该去就医。例如,甲亢的人,就应该赶紧去医院治疗。通过医学治疗来调节身体内的激素水平,让人体内的激素达到正常水平。

但是,在即便是体内的激素水平在正常范围之内,不同人的激素水平也有高一点或者低一点的可能。有的人会比别人偏高或者偏低一些,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时间段之内,也会偏高或者偏低,忽高忽低。例如,性激素分泌偏高的学生,会更喜欢异性。这和孩子的品德无关,并不是孩子的过错。是要孩子没有错误的行为或举动,老师和家长就不要干涉。孩子体内的激素水平决定着孩子想什么,做什么,老师和家长不能根据自己现在的激素水平或者我们年轻时的激素水平而产生的思想来评价孩子。我们可以对孩子在行为上进行引导,在思想进行疏导,教育孩子在相关知识上有更多的认知,但是我们却无法改变孩子体内激素水平。老师应该明白,青春期的学生对异性同学喜欢,是正常的,绝不是学生思想败坏。

作为一名教师,我们毕业之初,火气很大,学生稍微犯点错误,我们就大发脾气。刚结婚的时候,小两口动不动就吵嘴,甚至动手。可是很多老师,随着年龄的增大,脾气磨没有了,变得和蔼可亲了,与爱人也相濡以沫了,吵架的次数越来越少了。在我们脾气逐渐地变得温和的过程中,我们也读了不少书,增加了很多人生的阅历,还可能进行了一些改变性格培训。这就给我们一种错觉,认为是读书、学习和磨练改变了自己的性格。我们不否定读书、学习和磨练对我们应该的有益影响,但我们更应该明白,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体内的激素会逐渐地趋于一个稳定的水平,并且有良好的自我调节能力,不会再有年轻时,由于激素水平忽高忽低带来的情绪波动。

可是,我们身体内的情绪还是会出现一些波动。例如,喝酒之后,熬夜之后,身体生病之后等等,都可能影响到身体内激素的水平。很多人喝完酒之后,容易动怒,熬夜后的第二天,容易与人闹矛盾,生病了之后,根据不同的病情,有时情绪变得温和,有时情绪变得暴躁。

喝酒、熬夜与否,我们都是可以控制的。教师上课时,与学生面对面交往,情绪至关重要。当老师因为喝酒、熬夜等原因,导致产生了不良情绪,进而在课堂上对学生产生了不良影响,而这些情况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很多老师多年不喝酒或少喝酒,也不熬夜,其实就是为了防止把不良情绪带给学生。

一个老师生了重病,还要坚持上课,精神上令人钦佩。可是,生病带来的不良情绪,却是要学生来埋单。如果学生师资力量紧缺,老师带病上课情有可原。但如果师资充裕,不妨让老师休息一个学期,做点辅助的工作,等到病痊愈之后再给学生授课。

教师整体而言,道德水平很高。但是,教师群体也是普通大众一员,也有很多不顺心的事情。例如,学校的各种机会有限,自己竞争不一定成功;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可能有利于另一部分老师,而不利于自己;自己在工作上兢兢业业,家长却吹毛求疵;自己关爱有加的心腹学生,不但对自己不感恩,反而在背地里说自己坏话等等。这些外界因素的干扰,也会困扰着老师们,让老师们产生不良情绪。所以,在大多数公立学校,学校里的各级领导对一线老师总是尊敬有加,目的之一就是防止老师产生的不良情绪。

个人修养绝不是让老师控制情绪的主要途径,实际上老师的情绪受很多方面的影响。当老师出现不良情绪时,拿修养不高的大棒对老师的大加指责,非但不起作用,还可能雪上加霜。希望大家了解情绪背后的真正原因,从而做情绪的主人。

《师经》研修群:196227983   师德建设群:131036687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