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师经》老师,你是否对学生失去了耐心?(威海三中 吴宾)

(2017-04-09 20:15:30)
标签:

转载

分类: 教师培养与管理

地址:山东省威海市环翠区桥头镇  威海三中  吴宾   264212

博客:http://blog.sina.com.cn/shijingwubin   《师经》研修群:196227983   师德建设群:131036687 优酷免费观看吴老师的视频:http://i.youku.com/shijingwubin  

 

 

我们先从一个故事说起。钱学森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空气动力学专家。钱学森在加州理工学院当教授的时候,有一次给学生讲课,自己只顾在黑板上写公式,完全不顾学生的感受。有个美国学生说,他完全看不懂钱学森写的公式。钱学森看了他一眼,没有回答,继续写公式,大家都很疑惑。另一个学生举手问钱学森,是否准备回答刚才那位学生的问题。钱学森说,回答刚才那个学生的问题是浪费自己的时间,同样,如果你们要是觉得我不回答你们的问题是浪费你们时间,可以不上我的课,免得浪费你们父母的钱。

后来,钱学森回国主持我国的导弹研究工作。中苏关系破裂后,苏联撤走了全部专家,钱学森只好自己给导弹研究院的人员讲授导弹的知识。导弹研究院的人员很多都是经过十几年,甚至是几十年战斗洗礼的军队领导干部,他们对导弹知识知之甚少。钱学森给他们进行了耐心细致的讲解之后,结果他们完全没有搞懂,而且还哄堂大笑。钱学森没有生气,而是又更加细致地给大家讲了一遍,直到大家彻底弄懂了为止。

我教高中物理15年,在回答学生问题的时候,遇到过很多次让我失去耐心的情况。如,课上我重点强调并且讲得很透彻的知识点,有的学生表示还是不明白;多次讲解并且强调的题型,有的学生还是不按我讲的方法来做,结果全部做错;重点强调并且让学生整理到改错本上的易错点,考试的时候有的学生还是出错。

尽管我的教学成绩名列前茅,班级的整体成绩非常优秀,可是,还是有个别学生“笨”得让我哭笑不得。上课的时候,刚讲完一个知识点,大多数学生都能理解和领悟了,可个别的学生一脸茫然地让我单独给他再讲一遍。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今天终于给他讲明白了,可到了第二天,他又忘了,让我从新给他再讲一遍。

我不断总结和提升自己讲课和讲题的方法和策略,让自己的课堂深入浅出,并力争把复杂的题目讲得浅显易懂。可是,我仍然能遇到一些理解能力很差的学生,让我一点点的对他们失去耐心。我曾经不止一次的对那些极个别的“笨”学生说,“理解不了就记住吧,别再来问我了。”可每一次,看着他们失望地离开的背影,我有种莫名的酸楚和无奈。

这些学生都是我的学生,他们或许真的各种能力都很差,但他们却不气馁,对学习没有失去信心,每次遇到没有理解的地方,他们能主动的问老师。在老师看来,他们的问题太简单,太幼稚,可一丝不苟的他们,不想让任何知识出现疏漏。他们学习起来比其他同学更努力,而且学习的时间比其他同学更多。或许,他们知道自己问的问题很简单,可能惹得老师不高兴。所以,每次他们都是鼓足了勇气,战战兢兢地来问老师问题。他们多么希望老师能给自己再讲一遍,可是有时候他们得到的却是老师的拒绝,甚至是嘲讽。

被老师一次拒绝后,学生可能会调整心态,继续问老师问题。可被老师一而再,再而三的拒绝之后,多数学生会对这个老师所教的学科彻底绝望,干脆放弃学习。这个学生可能属于大器晚成的学生,可他没有来得及走向成功,成功之路就在老师的拒绝声中夭折了。

学生或处于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或处于一种报效祖国的坚定信念,或处于追求卓越的精神理想,他们花那么多时间和精力,十几年坚持不懈的学习。面对挫折,他们百折不挠,作为老师有什么资格打击他们呢?我教高三的时候,晚上值班检查宿舍,经常发现有的学生偷偷躲在被窝里打着手电学习。我不认可他们做法,但敬佩他们的精神。

学生的智力、能力有高有低,但无论什么层次,我们都应该认真的教导他们,岂能因为个别学生“笨”,而将他们拒之千里之外呢?孔子主让的“有教无类”中的“类”,不仅仅是学生之间地位的区别,也包含学生之间的能力的高低。从古至今,我们都提倡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近几年来,我不再拒绝回答学生的任何问题。有时候,确实有急事不能及时给学生讲解,但事后,我会在第一时间给学生补上。尽管这样对我来说很累,而且即便是再给那个“笨”学生讲一遍,那个学生的成绩可能也无法提高。但是不拒绝那个学生,他就不会放弃学习。我们现在觉得他是“笨”学生,但若干年以后,他可能成长为华罗庚、陈景润。

在小学和中学阶段,老师不能指导学生做出经天纬地的成就,但老师可以激励学生,帮助学生,让学生对学习有积极的态度和正确的认识。现在,无论学生问我多么简单的问题,我在耐心细致的讲解完毕之后,还会对他说一句话“再有问题,再来问我。”我要让学生清楚地知道,我没有嫌弃他问的问题简单,同时也告诉他,我没有对他问问题的行为表示厌烦。

“这么简单的问题也来问我,我简直怀疑你的智商。”“这么简单的问题,回去自己想。”“以后别来问我这么简单的问题。”老师们,我们是否曾经说过这样的话。言者无心,听者有意。老师随口而出的这些话,究竟给我们的学生带来多大的伤害呢,我们不得而知。学生与我们在年龄上、经验上、能力上都有很大差距,我们看似简单的问题,从学生的角度来说可能不简单。那些没有问问题的学生,也不一定真的全部都搞懂了。

在现实中,学生翻来覆去问简单问题,的确会让老师很心烦。但无论如何,老师都不能失去耐心。学生的不足正是老师存在的理由,把问题给学生讲清楚才能体现老师的价值。如果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在老师之上,不需要老师讲解,他们都能完全明白,此时老师存在的意义就不大了。老师们,让我们耐心的回答学生的问题吧。可能我们没有因此获得利益和荣誉,但是最起码我们对得起自己的良心,对得起我们的工作责任。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