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探访衡水二中:吃饭上厕所跑步 有人踹门不抬头(凤凰网)
(2015-06-18 05:51:44)
标签:
转载 |
分类: 学生课题 |
就连该校的老师,也认为这种“衡水教育模式”,扼杀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
探访校外挂高考红榜
教学楼安装护栏
衡水二中的本部在衡水市的东北角,被一条铁路和一条不通机动车的狭窄马路包围。门口贴的大红榜,展示着这所学校在高考中的骄人战绩。去年,衡水二中有17人考上清华、北大,这个数据位列全省第三。
而像北京师范大学、武汉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这样地985、211高校,在榜上是整行地出现。一本上线3690人、全省第一,600分以上2236人、全省第二。
透过围栏,记者看到南北两侧的教学楼除了一层,每层都安装了护栏。护栏上挂着红色的条幅,上面写着“高考必胜”等标语。
管理学生
跑步去吃饭 撞翻路上桌子
5点40分,所有人都要在操场上集合。衡水二中的跑操被称为“天下第一操”,学生们组成几十个方阵绕着操场跑步,他们队列整齐、步伐一致、口号震天。
学生也都是“跑男”、“跑女”,他们习惯了跑着吃饭、跑去厕所,“不跑就会迟到,就会被扣分。”徐明说,他记得某个教室门口摆了张桌子,午饭铃声响起,学生如潮水般涌出,“桌子直接被撞翻了”。
睡觉不脱衣扣分
恋爱红线不能碰
“连睡觉不脱衣服都算违纪要扣分。”徐明笑着说。违纪的处理结果就是回家反省。
在高考前的一个月,学校每两天就组织一次模拟考试,考完后老师会“面批面改”。班主任和各科老师会不停地找学生谈话。
高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但是恋爱是绝对的红线,不能触碰。
学校尽量避免男女生单独接触,在一个桌子上吃饭都不行。班主任会躲在角落里,专门抓手拉手的男女生。“我们有时候去翻学生的垃圾袋,看看有没有男女生之间传的小条儿。”学校的孙老师用抱歉的语气说。
激励谈心要说哭
学生跟家长联合劝导
事实上,衡水二中的生源并不是特别好,因为他们前面有一个衡水中学。衡水市乃至河北省最优秀的生源都已被“掐”走了,衡水二中和其他中学只能接收剩下的学生。
徐明回忆,刚当班主任时曾受领导“点拨”:跟学生谈心要把对方说哭了,才能有内心的触动。他有一次谈心,说来说去学生就是不哭,徐明累得不行,说着说着就睡着了。“醒来后问学生说了什么,学生说忘了,我俩又重新谈起。”
如果学生的意志崩溃了,老师就要“放大招”叫家长了。家长挤破脑袋把孩子送进来,最怕的就是听到老师说“领回去吧”。家长赶来会跟老师联合说教,直到孩子们的心回到书本上。
徐明说,身体和意志的不断磨炼,让学生成为一台抗压能力强悍的“机器”,“只有这样才能在考场上有稳定的发挥”。
反思衡水模式
不合规律 盼望尽早结束
上大学、上重点大学是衡水孩子最现实的一条上升通道。衡水的老师也知道,这样的教育方式肯定是不符合教育规律的。
实际上,衡水中学、衡水二中和衡水其他中学的竞争已经形成内耗。高中到各地“掐尖”,已经延伸到邢台、承德、张家口等地,整个河北省的基础教育都被“衡水模式”裹携着前进。高中的竞争也影响到了到初中、小学。衡水的不少学校已偷偷取消了体育、音乐、美术这些“无关紧要”的课程。一些县里的普通学校,早已被“超级中学”挤垮。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知名高考教育专家孙东东表示,“衡水模式”已讨论多年,是早该结束的教育模式。“我们曾经对衡水中学、衡水二中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他们刚入大学时的自主学习能力、知识面、人际交往能力等,与河北其他地方的孩子比是最差的。”
他认为,河北省应该从顶层迅速扭转这个局面,如在干部考核、招生范围等方面严格控制该模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