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科学教育在平时

(2011-05-06 09:56:41)
标签:

教育

分类: 学校管理

    孩子是自己的宝贝,科学是人类的宝贝,如何让自己的宝贝拥有人类的宝贝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激发和保持孩子对科学的兴趣:
   
首先,要让孩子从日常观察中发现科学道理。
    孩子生活在一个生动的世界中,这个世界是感性的,但这个感性世界需要理性思考。孩子天生具有好奇心,他对周围世界充满好奇,这个好奇就是激发孩子对科学探知的根基。例如在日全食是热门话题的时候,我们可以引导孩子了解日全食的有关知识,再由日全食知识扩展到天文学知识。
    科学来源于生活,生活离不开科学,在孩子眼中,大千世界无不充满着神奇的兴趣,无数个“为什么”等他们去发现、去探索。因此,为了开阔孩子的眼界,我们家长要经常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科学性的知识。在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通过实践孩子初步了解为什么有植物会开花而有的则只长叶不开花;让孩子到饲养角去观察各种小动物,发现各种动物的生活习性各不相同等等。这些活动使得幼儿对科学产生了兴趣,产生了主动追求科学的新知识的愿望。
   
其次,要注意对孩子疑问的解答。
    孩子有了对科学的兴趣后会产生各种疑问,父母要及时对孩子的疑问进行解答,这样可以促使孩子更喜欢科学,对科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反之,如果对孩子日常生活中的疑问置之不理,孩子就会逐渐失去对科学的兴趣。但特别应该注意的是,当孩子的疑问非常简单时,你不要以为太简单,你就轻易放过,也不要因为你解答不上来,就随便拿一个不相关的答案来搪塞孩子。这些都是对孩子不负责的态度。另外还要注意孩子的年龄特点。例如孩子问:“为什么晚上太阳公公就会落下去?”我们不能这样说“这是地球运转的规律,就是这样。”因为他还不明白这么深奥的知识,这样他还是不知道到底是为什么,肯定还会继续追问。因此,遇到这类问题的时候,妈妈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幼儿的年龄特征,采用拟人化的方法给予间接回答。例如可以告诉孩子“到了晚上,大家都要回家睡觉了。宝宝是,妈妈也是。太阳公公工作了一天,也要回家睡觉、休息了。”对于3岁以上的孩子,家长可以适当加入一些科学道理,但前提还是要以孩子感兴趣、能够理解的方式为主。
    
第三,对孩子科学兴趣的激发和保待还需要加强引导。
    在生活中,有些现象富含科学道理,但没有引起孩子的注意,这时我们要加强引导。例如,碰到某种自然现象和生活现象时,应及时提醒他思考为什么会这样,引导孩子更深入的探究,而不是停留在表面上。当孩子自己思考不出来的时候,要给以实时的解释。
    激发和保持学生对科学的兴趣,是一项长期的工程,需要随时随地加以注意,需要深入到生活中去。只有稍微的对我们身边现成的素材加以留意,教育孩子,培养孩子对科学的兴趣,完全是不成问题的。
    激发孩子对科学的兴趣,还需要老师的引导,家长要多与老师结合。家校配合,才能更好地激发和保持孩子对科学的兴趣。
    激发和保持孩子对科学的兴趣要从具体的现象开始,由感性到理性,由表及里。毕竟,孩子就是孩子。

(文/侯海阳  刘玉真   山东省定陶县第一中学 )
(编辑  王建卫) 

欢迎登陆《校长》杂志全球官网http://www.xiaozhangchina.com/
欢迎登陆校长互动论坛http://bbs.xiaozhangchina.co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