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学生有多牛
(2010-06-09 10:54:14)
标签:
就业美国教育老教授美国人教育 |
分类: 学生课题 |
文 / 吴 绢(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设计系博导)
美国的大学生无论考分如何低,都觉得自己是最好的 ;无论观点如何幼稚,都觉得自己是最重要的。大多数美国大学生都自我感觉良好,特把自己当根葱。他们在课堂上侃侃而谈,在校外公众演讲时也同样从容不迫。美国教育中似乎的确有一个魔幻环节,让学生们年纪轻轻就怀有超常的自信和从容。
这就是美国教育的最亮点,它可以把一个学生的数理化都教得很差,却让这个学生相信自己画的画很像毕加索的。这个系统完全就是有预谋地忽略学生的缺点,同时拼命发掘和培养学生的优点。因此很多巧妙的鼓励教育被发明出来,却很少有像样的惩罚教育。从小到大,学生从家长和老师那儿听到的都是:你是最棒的!(即使不是最棒的,)你也是最独特的!(这句话非常保险。)所以在美国人眼中,“与众不同”是一个很有腔势的褒义词。
学生毕业,甚至还没有毕业的时候,就大体能了解到自己擅长和喜欢做的事。大学四年里,他们可以选不同专业的课、做不同的课外工作、通过实习来尝试到底什么最适合自己。大学教育的成功并不在于灌输了多少知识,而在于让学生有足够的机会了解和发现自己,并且建立更多的自信。学生选择专业与工作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标准,是看自己是否有兴趣。兴趣比赚多少钱来得重要。因为感觉自己是根葱,美国的大学生从来不在钱上面委屈自己。钱算什么东西?自己的兴趣和时间才最重要。有兴趣才有创造力,有创造力才能赚钱。虽然美国人以数学不好著称,这个公式却算得没错。
“不委屈自己”,这样的信条体现在各个方面。在土生土长的美国学生里面,很少见到压抑的个性。所以虽然美国的外交政策在全世界都不那么讨好,美国人的阳光笑容还是自有它一番感染力。美国学生只要是遭遇不平,一定不会默默忍受。即使个性安静,内心也非常骄傲强大。几乎对任何有争议的事,学生说得最多的就是:这对我不公平!美国学生对自己的权利维护得非常好。
大学教授即使再不懂教学,也深知怎样鼓励学生 :没有愚蠢的问题……换句话说,无论学生提的问题有多么愚蠢,老师一样要耐心解释,并且不能丝毫流露出对学生智商的怀疑。我参加过一个针对教师的教学学习班,有人问老教授 :“如果学生问了一个刚解释过的问题,怎么办?”老教授说 :“那就再解释一遍!”对于叛逆的学生,只要他不触犯校规,则听之任之,既没有班长的以身作则,也没有班主任的循循善诱,甚至根本没有班级一说。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开了一个大大的天窗。
编辑 王建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