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高考,做哪些准备?

(2022-06-16 08:43:32)
标签:

教育

杂谈

1.构建合适的课程体系
开齐开全课程,保证学生全面发展;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科学的课程 体系。
2. 科学选课走班
科学选课走班,首先要保证有适合的学科供学生进行自主选择;第二 要有适合的班级为学生提供学习的环境;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要有充 足且强大的教师团队。这是能够进行选课走班,且保证选课走班得以顺利 进行的最重要的基础性条件。
3. 打造属于自己的优势学科
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特色,在学校发展的过程中不同的学科传承不同, 所以会呈现出自己优势学科。作为学校要打造属于自的优势学科。
4学校要重视生涯规划
生涯规划包括三个方面:学业规划、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其中学业 规划是高中阶段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一环,学业规划是目的是帮助学生学 会学习。学会学习是一个人能够在激烈的生存环境中得以生存和发展的基 本技能。职业规划在高中阶段相对较难进行,但是可以借助各种社会实践 活动让学生体验不同的职业从而确定相应的专业,职业规划的目的是帮助 学生学会选择。生涯规划的最高层次是人生规划即学会做人。人生规划应 该贯穿于学生的一生,那么在高中阶段,教师需要做的是重视德育教育,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5.不断提高校本教材的开发能力
校本教材的开发是对课程体系的不断完善,也是对学生生涯规划的一 个补充和提高。校本教材的开发是发挥学校优势学科体系的一个过程,也 是发掘学生内在潜力的一个过程。
篇章三新高考,一线教师需做哪些改变?
1. 转变教学方法
在不断的教学改革中,一趟灌的教学方法已经非常少见,但是在学生 活动中,教师往往预设过多,无论是问题还是形式都将学生的思想困于课 堂和书本。新高考就是要打破这种局限性,逐步推进学生的学习实践能力。 因此在教学方法上,教师不仅要借助多种形式的教学媒体,还要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
2. 转变教学思想
在"一考定终身,一分定乾坤”的高考制度下,我们的教学是牺牲了 学生的睡眠时间、玩耍时间、对新鲜事物的研究时间、与社会的接轨时间 等等所有时间来保证学习的时间。陶行知认为"生活即教育”,而我们却认 为坐在教室里学习才是教育。新的高考改革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升学途径, 从更多的角度去评价学生,用更多的方式去选拔学生。因此我们也应该转 变教学思想,把教学放到更广阔的天地之中,推到更多的学生活动实践中 去,而不是把学生困在教室里,绑在板凳上。
3. 转变教研方式
过去我们的教研方式主要是集体备课。那么选课走班之后我们还要不 要集体备课?如何集体备课?如何在集体备课的基础上根据自己学生的学 情特点教出自己的特色?如何让集体备课从同一生产线到因材施教?这些 都是我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4转变学生管理理念
过去的教学中,作为教师我们除了在教学中渗透基本的学科价值理念 之外,对班级管理参与较少,甚至是几乎不参与。新的教学形式下,我们 不仅仅是教学班的教师,更有可能是教学班的班主任。我们担负着组织教 学以及班级管理的双重职责,同时"导师制”是教学管理中的最新形式, 这就要求作为普通教师也要有基本的管理能力和管理理念。这是对一线教 师的新的挑战。
四天的学习很快过去了,看似几个简单的报告却给我们描绘出了 "新 高考”的宏伟蓝图。蔡小雄校长幽默风趣,对新高考中经验教训鞭辟入里; 梅进德老师的生涯教育彰显教育的先进和新意;缪水娟老师的报告专业落 地,力压群芳,让一线教师对课程与教学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徐建明校长 高屋建瓴,一场报告让我们选课走班以及遇到的问题、困难及解决方式有 了新的认识;赵琴老师,不疾不徐娓娓道来,一场德育盛宴就这样润物细 无声地展开;方张松老师一支粉笔写尽教育的真谛,一串串数据形象了读 书的意义,不仅作为教师这个身份受益,以家长的身份来说也受益匪浅!
四天的课程,两天的行程。县局领导全程陪伴,及时解决遇到的各种 困难、问题,殷切关怀,谆谆教导;负责我们食宿行程安排的校领导细心 照料、精心准备;同行的教师不辞辛苦不惧酷暑,还在行程中给予关怀和 帮助。明明已经三十有余,却在这次行程中被照顾成小孩子,同行教师的 这份情谊仿若烈日下的一处荫凉、闷热中的一缕清风,感人至深! 记得董老师在群里说,谢谢我这几天的辛劳!那一刻其实真的不知道该说 什么。
我做了什么呢?透过镜头,董宝礼、边建新、刘洪恩、白志刚、王 玉全、司海强、张兴江、刘香一、吴玉华等大一中的前辈老师在学习时的 庄重、认真和踏实让我肃然起敬;范德新、范新民、赵希东、张艳飞、温 兆东、王宝友、张宝乐等老师密密麻麻的笔记让我心有戚戚;杨萍老师和 王文娟老师,身体不适却不说一声,不耽误一分钟,那份认真和执着让我 感到生机和力量。所以,其实需要感谢的是我,因为透过镜头我学会了谦 虚、学会了认真、学会了执着、学会了勤奋!尤其是董宝礼校长,不辞辛 劳,白天听课,深夜赶制简报,感动之余,深深为这份担当、勤奋所震撼! 酷暑之日,杭州之行,铭感五内,不忘于怀!只因神圣使命而奉献,只因 桃李芬芳而渴望,只因阳信教育而坚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