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小小说《柴叔》发《黄海文学》2019.3期

(2019-08-22 17:05:52)
标签:

小小说

文化

情感

分类: 小小说
关闭按钮
柴 
付卫星
这天,我突然接到柴叔的电话,说他快不行了,有事要跟我交待。
柴叔实际不是我亲叔。只记得我很小的时候,柴叔就住在我们村西头的一个场棚里,那时柴叔还年轻力壮,把场棚收拾得干干净净,场棚外还圈出一个小院,没事的时候他就一个人坐在院子里看书晒太阳。
后来我才知道,柴叔不是我们村子里的人,好像是从一个什么铁矿来的,说他在“文革”中犯过错误,属于“三种人”,被开除公职了,老婆也跟他离了婚,他老家在广西,回家又怕人笑话,就来我们村居住。听我父亲说,当时他一个人来到这里,胡子拉碴的,显得很疲惫,他对我父亲说,只要个住处,工分不要都行。我父亲那时是生产队长,见他落魄,就动了恻隐之心,让他住在生产队的场棚里,秋天五月负责看护粮食。
不知为什么,村子里的人都很少跟他有来往,就是村里的小孩子也不到他的院子里去玩。柴叔家有很多小人书,有时他故意把这些小人书摆在院子里的小桌子上吸引孩子,可还是没有小孩子愿意进来。我父亲说,谁还没有个三灾六难,不能随便瞧不起人。所以只有我经常到柴叔家里玩。
柴叔也特别喜欢我,把他所有的小人书给我看。记得那些小人书有好多是打仗的,我看得如痴如醉,每次都要看个昏天地黑。有时柴叔就让我把小人书拿到家里看,也不催我还,这可让我在小朋友中间很是神气了一番。
我和柴叔在一起的时候很少问起他的往事,他也很避讳谈这些话题。但一谈起别的话题,柴叔就变得很健谈,讲起话来神采飞扬。他讲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不像我们的方言难懂,我非常爱听。柴叔经常给我讲一些童话故事,像《白雪公主》《卖火柴的小女孩》都是我第一次听到的。他还给我讲一些成人书中的故事,比如《青春之歌》《早春二月》,让我懂得了不少做人的道理。
后来,生产队解散了,柴叔是外村人,分不到耕地,就在山坡上开出了一片荒地,因缺少雨水,一季下来,连口粮都没打够。我父亲从我们家分出三分地给他种,才解决了他的口粮问题。再后来,他的历史问题得到落实,属于误判,公家赔偿了他一笔款子,这才彻底解决了他的生活问题。
柴叔一生办过许多事,遭受过不少挫折,可是他从没有失望过,退缩过。记得他就跟自己说过好几次,说他一定要利用好公家的这批款子,好好干点事,赚好多钱。还说他这辈子没什么牵挂了,他死后要把钱留给我,因为只有我愿意做他的知心朋友。改革开放后,他真的干了一番大事业,他把矿上赔他的钱全部投入到一座小煤窑上,可是不久就出了一起事故,砸死一名矿工,赔了不少钱。柴叔不气馁,接着干,加大安全设施投入,干了一年多,刚有好转,又赶上政府关停并转,小煤窑被勒令停办。柴叔的银行贷款还没还清,被人家追着屁股要贷款。
我那时正上大学,听说后还专程回来看柴叔,怕他受病。没想到柴叔见面后乐乐哈哈的,没有一点压力。他还对我说,放心吧大侄子,大风大浪都过来了,这点事算什么,煤窑不让开了,咱还可以干别的,活人哪能叫尿憋死。
年底我回家的时候,不见了柴叔,父亲说,你柴叔跟别人上南方做生意去了,说不赚大钱绝不回来。父亲还说,柴叔走的时候笑着说,他答应过你,死后要给你留笔款子,他得加劲干。儿时的一句话,柴叔还当真,我听后非常感动。
大概过了两年吧,我又见到了柴叔。那是在村头,柴叔瘦了很多,拉着一辆人力车,车上尽是些捡来的废品垃圾。我感到很吃惊,问他,您不是在南方做生意吗?柴叔尴尬一笑,说他早回来了,没赚到钱,被人骗了。不过他马上变得高兴起来,信心百倍地说,干这一行更好,无本生意,捡一分赚一分。他又说,我现在已经攒了两千多块,放心吧大侄子,我说话算数,到死时一定给你留笔大钱。我心里酸酸的,马上说,柴叔快别说丧气话了,您好好的就行,我怎么能要您的钱呢?柴叔整下脸说,那可不行,我说过的话那是要算数的。
没想到,我刚刚参加工作,柴叔就不行了。我火速回了家,家门都没进,就直接奔了场棚。一进去,只见柴叔躺在床上,比先前更瘦,几乎脱了像。父亲守在床头,见我进来,就小声对我说,你柴叔两天不进米水了,就等着你回来。我赶忙过去握住柴叔的手,小声说,柴叔,我回来了,您有什么事就说吧。
柴叔听我叫他,慢慢睁开眼,头努力想抬起来却没成功。我赶忙说,您躺着别动,有什么话就说。柴叔苦笑一下说,大侄子,我说好的,要给你留笔大钱,可我没办到,你笑话我吧。我流着泪摇摇头说,柴叔,您快别说了,我现在工作了,我该孝敬您才对。柴叔又说,我想告诉你一件事,你可别怪我。我说,您快说,我不怪您。柴叔接下来断断续续地告诉我,说他在捡废品的时候遇上一对母子,也是捡废品的,他问那位母亲,为什么不让孩子上学?孩子母亲说没钱。他当时就答应把家里的五千多元全给她,让孩子上学。可是他回来的第二天就病倒了,他想让我把钱送给那位母亲。
我拿上柴叔的五千块钱,又自己配上五千元,一刻不停地跑到邻村,把钱交给了那位母亲。柴叔直到这时才咽了气……
《黄海文学》2019.3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