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全食物调养秘籍 序 全食物全营养,带我走进生机路

(2014-04-14 16:46:01)
标签:

维他美仕

全食物全营养

陈月卿

破壁料理

分类: 好书推荐

全食物全营养,带我走进生机路

 

从未想到有一天,可以有机会给陈姐的书写序。作为学生的我,真是莫大的荣幸。

 

从初中开始,我就是全食物养生法的受益者。

    在我读初中的时候,妈妈为了照顾体弱的姐姐,也为了顾及全家的健康,开了一家有机食品店,所以经常从妈妈口中听到关于“养生”、“营养”方面的资讯,同时,也会有很多罹癌的患者家属来我们家买东西,他们希望从我们这里可以买到健康,买到希望。每每这个时候,妈妈总会把陈姐帮助她先生抗癌的故事讲给顾客听,会把陈姐一直推行的“全食物养生法”传达给大家,也会用全营养调理机教大家如何制作全营养的精力汤。

从事健康事业十余年来,发现业内大部分的从业者都是从生过大大小小的疾病后,开始意识到养生的重要性,我也是一样。16岁的时候,我因为很小时候喝牛奶过多而住进了医院,进行了直肠瘘管手术,留下了长达9公分的刀疤。至此,我大彻大悟,在读了陈姐更多的书的同时,也从电视节目里更深刻的了解到她推行的“全食物养生法”的意义所在。如果在我出生时,妈妈能够接触到全食物,就可以吃到更多的植化素,抑制异常的血管增生,那我想我也就不会需要动手术了。当时我心中便萌生了一个小小的想法:如果这辈子的可以有机会像陈姐那样帮助更多的亚健康患者和癌症患者重获健康,那是一件多值得骄傲的事情?

 

毕业后,一次机缘让我成为全食物养生法的学习者和实践者。

    毕业后的一天,妈妈突然告诉我,有一个机会可以去和陈月卿老师学习。我自然是二话不说欣然答应了,也正是那一个决定,让我走上了这条漫漫生机路。

    陈姐的悉心教导,让我开始爱上了这个不一样的厨房。以前印象中的厨房,充满了油烟,虽然香气漫溢,但是过度精致化的食物和过度烹饪的手法,其实是慢性疾病和癌症的根源。而全食物的厨房,充满了爱的蔬菜与水果,还有新鲜的芽苗和各类的坚果。我看着它们,像是看到了爱、生命与希望。继而我吃了两年的全素,在学习的过程中,也把自己当做白老鼠做实验。当时正是年轻长青春痘最严重的事情,我一直发愁我那如“月球表面”一般的皮肤该如何拯救。而就在这日积月累的改变中,我的痘痘彻底的消失了,留下的,只是年轻时因为不懂而乱挤乱压留下的痘印。

 

    2007年开始,我追随陈姐的脚步,成为全食物养生法的推行者,并且下定决心要把健康事业当做我终身的事业来做。

    我刚刚来到大陆的时候,大家对“全食物”和“植化素”这一类的词还非常的陌生。我也会把陈姐的故事在讲课的时候讲给大家听,听完课的朋友无不对陈姐竖起大拇指。的确,往往在一场疾病的束手无策之后,会摧毁一个家庭。陈姐先生的那一场疾病,改变了陈姐的事业轨迹,她从中国台湾家喻户晓的“金钟皇后”变成了“抗癌斗士”。也正是这样的故事和信念,给了千千万万个家庭以鼓励,以希望。

    2011年,我升级当了爸爸,因为从事这行的关系,所以关于太太健康还有宝宝健康的料理,我都别样用心。从我太太怀孕到生产,“全食物养生法”陪我们度过了每一天。怀孕初期是宝宝脑部发育的时期,我每天给太太做全营养核桃米浆还有超级精力汤;怀孕中期的时候,孕妇容易缺铁性贫血,我们没有买任何医生推荐的保健食品,而是选择了“甜菜根精力汤”,因为甜菜根里有很丰富的矿物质和铁质;怀孕晚期,孕妇容易缺钙,因为五谷杂粮里面有很丰富的优质的钙质,所以我每天都给太太做各种五谷米浆,当然最经典的还用有机黄豆和有机糙米这对黄金组合组成的全营养黄豆豆浆。在这样的全食物精心料理下,我们家宝宝出生后最大的特点是:头发黑且浓密,出生至今都没有得过湿疹等过敏性症状。

   如今的陈姐,风华依旧,谁能想到,她已经过了甲子之年?她的年轻容貌不是通过顶级保养品办到的,而是通过全食物养生法办到的!她的养生态度,值得我们每一个人追随!

 

                                                         李珈贤STEVEN(中国台湾)

生机天天品牌创始人

                                                         国家一级公共营养师

                                                         中华农业有机协会讲师

《妈妈帮》专栏作家

《美味人生》客座营养讲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